惑君云闲风轻

第47章 第 47 章

    元旦,正月初一,万事从头吉。
 
 

    裴元嗣丑正时分便披着夜色起身,衣革着绶,换上一品公爵朝服前往紫禁城外朝的奉天殿参加元旦大朝会。
 
 

    阿萦往日睡眠浅,自从有孕后却睡得沉实多了,连裴元嗣什么时候起身离开都没察觉到。
 
 

    丑正一刻紫苏将她叫醒,桂枝端着热水进来伺候她洗漱,还稀奇地道:“大爷今天去上朝一上午都回不来,归仁院应当不会有人来,姨娘为何不多睡一会儿?”
 
 

    太夫人先前说过阿萦有孕就不用去拜见她,裴元嗣和裴元休都没有旁的妾室,阿萦也不必去串门,二房的陆氏是正室,阿萦去请安资格又不够。
 
 

    紫苏猜测到内情,给阿萦绞了帕子递过去道:“姨娘这么做自有道理,我们听命便是。”
 
 

    用完早膳阿萦梳了个稳重的发髻,又挑了一身粉紫色妆花掐丝云锦褙子,穿上去既不显得过分招摇又符合她的身份,这才揣上暖炉由桂枝和紫苏扶着走出去。
 
 

    她去的是撷芳院。
 
 

    赵氏不让她去拜见那是心疼她肚子的这块肉,又不是心疼她,她要是真信了这话不去拜见那才是真不懂事。
 
 

    裴元嗣秘密处死了菘蓝,又将沈明淑软禁于汀兰馆,这手段她再熟悉不过,阿萦甚至有预感裴元嗣这次依旧不会休妻,可她却不能给沈明淑任何翻身起复的机会。
 
 

    赵氏厌恶沈明淑,正是她可以联合利用的对象,何况讨好了赵氏,日后她在裴家的日子也可以好过许多。
 
 

    卫国公府是簪缨世族,卫国公裴元嗣又是成嘉帝的左膀右臂,权势煊赫,作为这样的世家大族,从来只有旁的勋贵夫人主动上门来给裴家女眷拜年的份儿。
 
 

    正月初一的清晨寒风凛冽萧瑟,滴水成冰,卯时天空灰蒙蒙的一片尚未全亮,赵氏刚起床正由丫鬟们服侍着上妆,就听小丫鬟进来禀告道:“萦姨娘来了。”
 
 

    赵氏纳罕道:“她来了,她来做什么?!”
 
 

    担心孩子有事,赵氏头梳到一半忙撇下丫鬟走了出去,却看见阿萦由桂枝和紫苏相扶着进来,皮肤红润气色好,眼睛也水润润的,瞅着比她还精神,哪里像是有事的样子?
 
 

    赵氏瞬间门松了一口气,不悦道:“不是叫你好好养胎,大早上你又出来做什么,万一冻着了怎么办?”
 
 

    阿萦闻言惶恐道:“给太夫人请安,太夫人新年万福,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照规矩妾该来给您和大长公主请安,妾担心坏了规矩,这才……”
 
 

    “行了行了别废话,快进来。”
 
 

    赵氏怕阿萦摔着擦倒,眼睛紧盯着阿萦上台阶,桂枝性子急,拉着阿萦就要上去,被赵氏瞪眼训斥了一顿,说她笨手笨脚,等两人进了屋,赵氏又赶紧吩咐秋娘去端热水,对阿萦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阿萦说话不卑不亢,温言细语,落座时也只敢坐半边,看着一点儿都没有恃宠而骄的样子。她来时还带了礼物,亲手给赵氏做了两套中衣,绣了一只香囊并一只荷包。
 
 

    赵氏奴仆成群,满柜子的锦衣华服,自是不稀罕阿萦做的两件子衣服,但阿萦胜在懂事乖巧,还知道孝敬人,不像那个沈氏整天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嫡女嘴脸,这点倒是令赵氏很满意。
 
 

    从前她总觉得阿萦长得太漂亮标致,一股迷惑男人的狐媚样儿,登不得大雅之堂,不过儿子英武,阿萦美貌,生出来的孩子样貌指定差不了,这样瞧着阿萦她便又觉顺眼多了。
 
 

    阿萦感觉到赵氏一直在打量她的眉眼,便装作羞涩的模样愈发垂下脑袋去.
 
 

    赵氏皮笑肉不笑道:“阿萦啊,你在归仁院也住了有两天,大爷平日里朝堂事务繁多,最是辛苦,他又素不是个会对女子呵护关心的男人,你眼下有了身子,在归仁院住着怕是不便,不如就先回到锦香院,我打发两个年老知事的嬷嬷去伺候你,保管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你说怎么样?”
 
 

    赵氏不愿阿萦住在归仁院,一来于礼不合,二来阿萦年轻漂亮,儿子正值血气方刚之年,两人日日夜夜在一个床上睡着,,若是一不小心擦枪走火,那吃亏的还是她的大孙子。
 
 

    阿萦眸光微凝,赵氏表面上是关心她的身体,实则是敲打她不要继续在住在主院霸占着裴元嗣,还知道裴元嗣有主见自己劝不管用,便让她去劝裴元嗣,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这算盘打的她在归仁院都能听到了!
 
 

    可归仁院她住的很舒服,每天晚上还有人搂着她给她暖手暖脚,她不想搬出去可怎么办呢?
 
 

    心里如是想,面上阿萦却低眉顺眼地道:“太夫人说得有理,妾也不想给大爷添麻烦,回去定与大爷商量。”
 
 

    “如此甚好,今日你便回去说一说,别拖到明天。”
 
 

    赵氏称心如意地点了点头,又唤来秋娘赏赐了阿萦不少金银首饰,两人说话间门颂哥儿穿着一身绯红的小袄喜气洋洋地走进来,看见阿萦欢喜道:“阿萦,你怎么也在,你来给娘请安?”
 
 

    “五爷新年万福金安。”
 
 

    阿萦忙要起身请安,赵氏把她按了下去,颂哥儿大步如风,身上带着一股冷气,赵氏担心颂哥儿冲撞到阿萦身上,嫌弃地拦住他道:“去去去,别过来,站那儿就行,别把冷气过到你小侄子身上。”
 
 

    “小侄子?”颂哥儿瞪大双眼,四下逡巡昶哥儿,大早上的昶哥儿怎么跑到娘这里了?
 
 

    阿萦有孕的事情颂哥儿还不知道,赵氏下巴朝阿萦的肚子方向努了努。
 
 

    颂哥儿迷糊地看看窘迫的小嫂子,又瞅瞅一脸神秘的娘,搞不明白赵氏是什么意思。
 
 

    “让你多读书你不听,”赵氏无奈道:“阿萦有身孕了,再过半年多你就当小叔叔了!”
 
 

    “我有小侄子了!”颂哥儿又惊又喜。
 
 

    昶哥儿虽然也是他的侄子,但亲缘上终究隔了一层,阿萦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不一样,那可是他亲大哥的娃!
 
 

    “个月胎位还没坐稳,说出去不吉利,这一个月家里来人你把嘴捂严实了,听见了没?”赵氏不放心地嘱咐道。
 
 

    “省得了省得了。”颂哥儿满口答应。他不懂为什么个月胎位没坐稳,便兴奋地盯着阿萦瘪瘪的肚子问:“娘,这得多久才能生出来呀?”
 
 

    赵氏说道:“十月怀胎,还得等八个月呢。”
 
 

    “那可有的等了。”颂哥儿就有些失望。
 
 

    趁着拜年的亲戚还没来,赵氏便亲自领着阿萦又去了一趟怡禧堂,兖国大长公主早就起来了,这会儿刚用完膳,阿萦给兖国大长公主请安,兖国大长公主便分别给了阿萦与颂哥儿一人一个封红,叮嘱阿萦细心养好身子,为裴家开枝散叶。
 
 

    “妾谨遵公主教诲。”
 
 

    阿萦规规矩矩屈膝福身,起身时,无意对上兖国大长公主那双云淡风轻的琉璃凤目。
 
 

    兖国大长公主是今上姑母,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在本朝已算十分长寿,兖国大长公主的眼神却不见丝毫疲倦之态,反而充满睿智与淡然从容,那是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仿佛任何人的心思在她面前都无处遁形。
 
 

    阿萦心猛然一跳,迅速垂下了眼帘。
 
 

    看得出来兖国大长公主年轻时应该是个大美人,眉眼端庄秀丽,为何老太爷裴忌不喜欢身份高贵的公主妻子,反而对妻子身边卑微的婢女情有独钟,甚至在钟氏死后不到一年也忧思成疾、郁郁而终?
 
 

    老太爷已过世多年,阿萦应该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了。
 
 

    请安完毕,阿萦告辞离去。
 
 

    从怡禧堂出来,她没去归仁院,反而绕远路去了相反方向的汀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