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推举讨董盟主(第2页)

   五年的时间太短,国仕已完全放弃了“速战速决”,以减少人口损失的战略计划。

   如今自己在二十路诸侯中排位第五,算不上地广而将集。手下文臣武将数十人而已,此时亦不可与天下争锋。况吕布已降董卓,马超杳无音讯,诸葛亮年纪幼小,庞统无处可寻,司马懿之父司马防又在曹操手下做事……

   想到这里,国仕不由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郭嘉闻之道:“主公之心事嘉亦无解,此乃天道矣。则主公毋须急促,您年少而拥文韬武略,这天下之事少下一二十年不可。主公只要以民为天,礼贤下士,则岂会无望长存,安民富国,收天下之士亦非难事矣。”

   国仕闻此方才收起忧愁,回身持剑对赵云道:“子龙,吾问你,若吾非国仕而为一无名小卒,汝安会仍旧忠而侍乎?”

   赵云张了下嘴,欲“啊”而立,脸色凝而不失俊朗,跪地而抱拳道:“主公何出此言,云今生只效主公一人,决不叛逃。主公之出身云并不计较,望勿疑哉。”

   郭嘉此时也误以为国仕怀疑赵云了,遂上前严肃道:“嘉观子龙将军实乃当世良将,忠心可比日月,主公怎生疑虑?”

   国仕扶起赵云对郭嘉道:“吾非此意也。只是感叹亲者而不为用罢了,想起身在黄巾中的陈年旧事,偶发牢骚而已。汝皆为吾深信,安能疑乎,岂不自伤?好了,故土已游,准备回军续征吧!”

   遂国仕三人回了大部队中,却见于禁、韩忠二将已然前来。国仕深明大义,未其责罚。三军合作一路,浩浩荡荡地向洛阳出发了。

   且道数方诸侯乃至洛阳,于四月初九召开宫廷会议。议中有十三路诸侯至此,合军二十五万,于洛阳城郊长亭商议讨董决策。

   其间袁绍道:“此战吾虽未带文丑、颜良、张合等强将,然量董卓一单侯,背后又有匈奴、鲜卑、羌族等敌,手下仅有吕布、华雄、张辽等将而已,何足惧哉!此等一儿,吾众可在一个月之内灭之,以致世人勿反,岂不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