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那个皇后善妒又狠毒42(第3页)

 一些不死心去看望墨淄斯的大臣回来没多久便也会感染上血虫之病。

 那些人过不了许久就会惨死家中。

 死无对证。

 且看藩王赵启与亲王墨南斯的死状,没人还会蠢的以为皇后是个软柿子。

 纵观今日发生的一系列神迹与神物。

 再加之深受皇宠的国师帮助,民间百姓已很早接受了皇后是天命之人。

 接着就是九希最早安排的那些隐匿在民间各处的异人,传授“新民”的人,也带出了一批拥护皇后的人。

 这些人有组织的在民间散布九希的新思想,宣扬“男女平等”,宣扬平民之子也可读书习字,入朝为官的思想。

 这立马就侵犯了世家贵族的利益。

 九希备受百姓拥护,却受世家抵制。

 但有淑容长公主一系的人拥护,还有宣太皇太后一脉的支持,是以也无人敢动九希。

 西北战事兵败,九希眉头不眨,命人先整兵休息,分出部分兵力守住要塞。

 再以雷霆之势迅速整理朝纲,又从民间提拔一些能人之士填补朝中小官的空缺。

 至于死去的大臣,则是从淑容长公主封地早就培养好的亲信中选拔。

 而空缺的左丞相之位,九希命人连夜赶制出考核官员的机制,表示有能者居之。

 并昭告天下,准备开设三十家官学收学子,年龄八岁以上二十以下的都可以去。

 此举一出,举国哗然。

 九希掌管朝堂三月,大庆陆续颁布诸多变革法令。

 最让人瞩目的当是造福天下的考试为官的制度。

 九希将其它位面的科举制度搬过来让底下的人借鉴。

 并且在各州县设立女学,并针对平民之家出了条扶持政策。

 一是平民之家出了一个学龄三年的学子免两年税,且免一年学费,男女不限。

 二是考上乡试,县试后都会有免税奖励,以此类推,人人都有为官出人头地的机会,打破了贵族专权,垄断学术的局面。

 这所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但凡哪家出现童生秀才的,社会地位也会迅速抬高。

 这就大大激励了百姓的读书的热情。

 而官学中的教材也与以往不一样,全是九希纠集能人大臣商讨制定出来的。

 开通了诸子百家学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