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关注点(第3页)

 两头下注,各保传承,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作为上位者,对于这种举动,自然是不高兴的。


 但是现在的他,已经没有计较这个的资格了,张輗说得对,结个善缘,总归是好事,哪怕是之后定国公府看在太子的份上,在朝政之事上稍稍帮衬一二,也总比没有强。


 压下心中澹澹的不悦,朱祁镇道。


 “定国公府的状况,朕也有印象,这一脉子嗣稀薄,自从上一代定国公去后,他的庶长子,如今应该也才十一二岁,如此年纪,想来做不出什么决断来。”


 “陛下英明,如今定国公府主事的,是定国公府的老夫人耿氏。”


 张輗点了点头,回道。


 于是,朱祁镇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


 “既是如此,那倒是可以试着拉拢一番。”


 这话一出,张輗反倒是一愣。


 见此状况,朱祁镇继续道。


 “定国公府一向低调,更不要提,如今他府中没有能顶门立户的人,这种状况下,本该求稳才是,相比于两边讨好,其实对于定国公府来说,两不相帮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我听你所言,如今定国公府,却借武兴之口,对东宫释放善意,这并不寻常。”


 这话越说,张輗越觉得湖涂了。


 既然定国公府最好的选择是两不相帮,那他们现在这么做,原因又是什么呢?


 所幸的是,朱祁镇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道。


 “勋贵之间,根脉复杂,定国公府未必有意朝堂之事,但是,与他相善的勋贵和武臣,却未必没有上进之念,不然的话,怎么会是武兴来找朱仪呢?”


 “这个善缘,是朱仪结给他的,但是,又何尝不是他结给你们两府的呢?“


 张輗皱眉思索了片刻,总算是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节。


 不错,定国公府子嗣艰难,如今又没有成年的国公主事,所以,自然是应当以低调为主。


 

 但是,既然在朝中,很多事情,就不可能完全听从自己的心意,定国公府一脉,还有跟他们相交多年的许多勋贵的利益。


 眼下朝局混乱,尤其是遴选勋卫和整饬军府这两件事情上,正是勋贵势力洗牌的大好良机。


 这种机会一旦错过,恐怕未来数十年以内,都再难见到了。


 定国公府因为自己状况,想要两不相帮,但是,跟着他的这些勋贵,还有军府中依附于定国公府的武臣将领们,却未必愿意答应。


 至于定国公府自己,他们再不愿意掺和朝局,可也不能违背了这么多人的利益,否则的话,日后便更难再有府邸愿意和他们相交了,到时候,这偌大的公府,可就真的只剩下个架子了,若是一旦出个什么事情,轰然倒塌,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所以,才会出现如今这种两头下注的情况,要知道,两头下注的前提就是,哪一边都不可能真的亲近,不可能真的成为任何一方的心腹,这对于定国公府来说,恰恰是他们想要的,既能够给他们背后的这些勋贵武臣提供机会,又能够避免涉足朝局太深。


 “陛下圣明,臣明白了。”


 张輗拱手开口,既然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对于英国公府来说,的确是有可乘之机。


 要知道,定国公府此举,便算是开了一道口子,眼下整饬军府之事,不出意外的话,会落在他的手里,而这些勋贵既然有心奔个前途,自然绕不开英国公府。


 若是定国公府有人主事,那么自然由他来跟英国公府谈条件,可现在嘛,被英国公府蚕食势力,只怕已是注定的事。


 当然,话说回来,这对定国公府来说,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两害相权取其轻,勉强算是弃卒保车之策罢了。


 “嗯,你明白便好。”


 朱祁镇点了点头,旋即,便又问道。


 “朕上次说,让你将东宫的那个徐有贞带过来给朕见见,怎么这么久了,还是没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