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阳陶玉书坐望敬亭

第461章 我赌你们都爱钱

 吃完饭,陶玉书便自己离开了,陶玉墨则是跟张曼玉混在一起。 

 她问张曼玉,“你看我姐的眼神为什么总是那么猥琐?” 

 张曼玉不满道:“我哪里猥琐了?” 

 “明明就很猥琐,好像咸湿佬在看咸湿杂志一样。” 

 陶玉墨的恶毒比喻激怒了张曼玉,小姐妹俩打闹了一阵之后,张曼玉才满眼星星的说道: 

 “你不懂。玉书姐身上有种很独特的气质,那种气质怎么说呢,让人特别有安全感,特别想跟她亲近。” 

 陶玉墨回想了半天,确定她和张曼玉认识的是一个人,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家老姐让人有安全感、特别亲切的地方,反倒是压迫感满满。 

 就像一个无情的机器,不管做什么永远是一丝不苟、不知懈怠,想想都感觉可怕。 

 见陶玉墨露出不敢苟同的表情,张曼玉感觉和她话不投机半句多。 

 心心念念的说道:“晚上得给招导和王导打个电话,问问他们有没有跳槽的想法。林氏影业刚成立,玉书姐需要帮手。” 

 陶玉墨看着她,好像在看一只舔狗。 

 两天后,还是在新世界公寓楼下的咖啡室。 

 王晶一进咖啡室便注意到了张曼玉和陶玉书,张曼玉戴了副墨镜,不太好辨认,反倒是长相明艳、气质出众的陶玉书一眼就被他认了出来。 

 “林太!麦琪!”王晶笑眯眯的跑过来跟二人打了个招呼。 

 三人寒暄了两句,张曼玉对陶玉书说:“玉书姐,那你们先聊吧,我回楼上了。” 

 她说完便离开了咖啡室,留下陶玉书和王晶二人。 

 “多谢王导给面子。”陶玉书客气的说道。 

 “林太您客气了,麦琪给我打电话,我还有点不敢相信呢。 

 林生的《楚门的世界》上映我还去看了,我这一辈子都拍不出这么好的片子,林氏影业以后必定会大展宏图。” 

 张曼玉这两天联系了招振强和王晶,但招振强如今凭借着《上海滩》《新扎师兄》等热门剧集在tvb混的风生水起,地位稳固,并没有跳槽的打算。 

 王晶跟招振强的情况有点像,大学时就为了赚钱跑到tvb打工,给《欢乐今宵》写脚本,并且很快在tvb崭露头角。 

 从tvb到邵氏,都混出了名堂。 

 可他跟招振强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于,王晶对于赚钱的渴望要比招振强高太多了。 

 在吝啬的邵老板手下工作,远不能满足他对金钱的胃口,这也是为什么王晶会答应跟陶玉书见面聊的原因。 

 一部《楚门的世界》,让原本籍籍无名的林氏影业一举在香江打响了名头。 

 别管能不能谈成合作,这个面子总是要给的。 

 小胖子贪财好色,但人情世故的分寸拿捏的很好,连马屁都拍的震天响。 

 陶玉书在说话时一直观察着王晶,因为要招兵买马,所以她之前一直跟林朝阳聊香江电影圈里有潜力的人才。 

 在林朝阳的评价里,王晶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有着名利场上混迹的人所惯有的大多数缺点,却也能够做到左右逢源。 

 要是认真起来,拍的片子都是水准以上,甚至可以堪称优秀,可他大部分时候都选择了恰烂钱。 

 电影在他的观念里,一直都是谋生手段,跟他这样的人很难谈梦想、追求这些东西。 

 在香江这个时期的许多知名导演、编剧身上都能看到他们的功利性,但像王晶这样纯粹的反而少之又少。 

 “人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总会产生点形而上的追求。但王晶不一样,你可以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商人。” 

 陶玉书的脑海中回荡着林朝阳对王晶的评价,并没有因此影响聊天。 

 聊了几分钟后,她将话题转移到正题上。 

 “王导,你也知道我的目的,不知道王导有没有兴趣跟我们林氏合作?” 

 王晶满脸笑容,“林太,我是靠拍片赚钱的,能跟林氏合作我求之不得。” 

 王晶之前是邵氏的导演,不过如今邵氏基本已经退出香江电影的三雄争霸,连清水湾片场都转给了tvb,他现在没有签公司,完全是凭手艺混饭吃。 

 脱离了邵氏的日子不好过,今年至今为止大半年只监制了一部好友钟镇涛执导的《杀妻二人组》,最近倒是正在为永胜拍一部《魔翡翠》。 

 永胜即永盛,也就是后来的中国星。 

 是新安义的项华强、项华胜兄弟两人开的电影公司,永胜开业很早,早在1978年项华强觉得香江电影市场有利可图,便开了这家电影公司。 

 可惜h涩会跟拍电影隔行如隔山,公司折腾了几年还是半死不活,本来就是投机,不赚钱自然也就不怎么上心了。 

 这种情况一直到87年,项家兄弟眼看着香江电影产业发展的越来越红火,才又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影上,将“永胜影业”改名为“永盛影业”,真正重视起来。 

 也就是在那之后,王晶彻底被绑上了永盛的战车,成为了项家兄弟的麾下悍将,为永盛在香江电影市场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眼下这个时间段,项家兄弟还没完全重视起电影来,王晶也只是给永胜打短工而已。 

 他以为陶玉书是跟永胜一样,想找他拍部片子。 

 陶玉书知道王晶误会了她的意思,解释道:“王导,我的意思是你能够跟林氏签约,成为我们的签约导演,就像跟邵氏那样。” 

 听着她的话,王晶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露出几分认真的神色。 

 “林太,你知道我在邵氏薪水拿的可不多啊!” 

 陶玉书的神色从容,说道:“邵氏人才济济,邵老板手下不愁无人可用,待遇自然要低一点。我们林氏在香江影坛初出茅庐,求贤若渴,肯定不会亏待王导。” 

 王晶并没有说话,而是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陶玉书便接着说道: 

 “如果王导愿意来我们林氏影业的话,我们会注资200万港元为你成立一个的工作室,持股比例你三我七。 

 以后你开的所有新片都由工作室和林氏影业共同投资,收益按照投资和持股比例分红。 

 同时,你作为导演额外还有分红资格。电影上映后只要盈利超过10,就有5的净利润分红。 

 如果你拍的电影能够保证持续盈利,你的分红比例每一部都会在前作的基础上递增2,最高可以获得15分红。 

 反之,如果电影亏损,那么下一部电影的分红比例就会回到5。” 

 陶玉书说完了林氏的条件,王晶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在消化着她刚才所说的信息。 

 王晶刚去tvb实习时薪水只有500港元,到了邵氏时薪水变成了1万港元,这几年他给邵氏拍了不少赚钱的片子,但收入却并没有增加多少。 

 林氏影业要注资200万港元给他成立工作室,持股比例3:7,等于王晶什么都没干就拥有了价值60万港元的股份。 

 60万港元,在如今的香江可以买一套四五百呎的公寓了,这位林太的出手大方的让王晶有些受宠若惊。 

 如果工作室发展的好的话,这60万说不定会变成100万、200万…… 

 不过这些都是纸面上的数字,以王晶的精明自然不可能单凭这一点就纳头便拜,他更关注的是身为导演的“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