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阳陶玉书坐望敬亭

第471章 世上岂有三十年之太子(第2页)

 “爸,我都三十多了。”陈凯戈无奈的说道,脸上挂着几分囧色。 

 “哼!”陈怀恺冷哼一声,“你还知道你三十多了,你看看你想的都是些什么混账念头?有了点成绩就不知天高地厚!” 

 陈凯戈被父亲骂的脸色难堪,不甘心的说道:“怎么叫不知天高地厚呢,林叔儿他自己也说《孩子王》质量不错。” 

 “而且在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方面,法国人确实要比德国人强出很多。人往高处走,水……” 

 陈凯戈的话还没说完,陈怀恺再次怒目而视,他闭上了嘴。 

 “你以为《孩子王》都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有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以后谁还敢轻易跟你合作?” 

 父亲的痛骂让陈凯戈十分下不来台,感觉在父亲嘴里他已经成了一个嘴脸丑恶的小人。 

 他虽然认为临时毁约有点不地道,但并不认为事情就有父亲说的那么严重。 

 陈怀恺见他执迷不悟,说道:“人无信不立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陈凯戈张了张嘴,没有再说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没办法说服父亲的,况且林叔儿也不会支持他,这件事只能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想到这里,他感到有些意兴阑珊。 

 “我知道了,戛纳电影节的事我不会再提了。” 

 陈怀恺冷哼了一声,“不情不愿,我看你还是不死心。” 

 陈凯戈苦着脸说道:“我心里想想还不行吗?” 

 “想也不行,想都是错误!” 

 陈凯戈的脸色更苦了,这也太霸道了。 

 陈怀恺说道:“你这样的处世之道,下部电影我怎么能放心?” 

 听到这话,陈凯戈心头一紧。 

 什么意思?还要来当太上皇啊? 

 “爸,我都拍了好几部片子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拍了几部又能如何?走了歪路,再多的积累都是徒劳。” 

 陈怀恺的语气中满是恨其不争,插手儿子未来电影创作的决心甚是坚定。 

 想到自己执导的电影将再次迎来天有二日的场面,这一刻,陈凯戈是真的后悔了! 

 你说我好端端的提什么戛纳电影节啊! 

 这回好了,不仅戛纳没参加上,连独立执导的机会都没了。 

 他回想起刚才林朝阳那番阴阳怪气、火上浇油的话,心中不禁埋怨起来。 

 林叔儿啊林叔儿,你说你这不是挑拨我们父子之间的感情吗? 

 哀怨过后,陈凯戈又想到自己无力改变什么,不由得仰天长叹一声。 

 这世上岂有三十年之太子? 

 “你说这个陈凯戈是怎么想的?都这个时候了,放着柏林电影节不参加,要去参加戛纳电影节?” 

 陶玉书满心不解的问林朝阳。 

 “少年得志,以为这个世界随时都是围绕着他转的,恃才傲物,缺少敬畏心。” 

 林朝阳的批判毫不留情,陶玉书问:“你也生他气了?” 

 “那没有。这小子的脾气秉性我早摸透了,才华是有,但不知节制,就看老陈能不能勒住他的嚼头了。” 

 “勒住如何?勒不住又如何?” 

 “勒住了,有人节制他,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勒不住,就是个半瓶水晃荡的水平。” 

 陶玉书轻笑道:“让你说的,他怎么跟小学生一样?” 

 “差不多。搞艺术需要天分、需要灵感、需要自由奔放,但同样需要克制。 

 很多艺术家前面这些东西都不缺,缺的就是克制。” 

 陶玉书听着他的话若有所思,想想也觉得很有道理。 

 又过了两天,已经是大年二十九了,陶玉墨终于从香江飞回了燕京。 

 她从首都机场出来,一身修身的米色长款风衣,大波浪、蛤蟆镜,脚踩高跟鞋,乍一看如同画报里走出来的女明星。 

 一辆机场趴活的皇冠蹭的一下停在她面前,司机热情的下车操着蹩脚的英语打招呼,又帮她提行李,看样子是把她当华侨了。 

 这年头没有打表器,价钱都是双方根据行驶里程商定。 

 上了车后,陶玉墨见司机也不跟他商量价钱,心里的恶趣味爆发,用粤语跟司机对话,唬的司机又以为她是香江人。 

 等到了燕大门口下车要付钱的时候,司机张口就要100元。 

 陶玉墨“嘿”了一声,“您瞧我像不像100元?拿我当老外宰啊?” 

 一口京片子倍儿地道,让司机满脸惊讶,“哎呦,我眼拙,那收您50吧?” 

 陶玉墨从包里掏出四张港元票子,都是20元面值的,“就这些,多了没有。” 

 司机一看这些票子,就知道糊弄不过去了。 

 不过他也不吃亏,现在燕京的出租车都是10元10公里,从首都机场到燕大三十多公里,这些港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刚刚好。 

 又是外汇,总比人民币值钱。 

 “您慢走啊!” 

 下车这回没有提行李的待遇了,陶玉墨狠狠鄙视了司机一眼,拎着行李进了燕大。 

 寒假期间,燕大内学生没以往那么多了,但行人依旧不算少。 

 一身摩登打扮的陶玉墨走在其中分外扎眼,引得行人频频侧目。 

 在路人对陶玉墨发出好奇目光的时候,她也同样好奇的观察着这些路人。 

 走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她已经看到两三个穿黑色风衣的男同志了。 

 八九月份《英雄本色》在香江热映的时候,满大街都是黑风衣的“小马哥”,陶玉墨没想到这股风现在已经刮到燕京来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英雄本色》在海外都上映一圈了,国内风靡又有什么稀奇。 

 唯一可惜的是片子没引进,跟林氏影业没半毛钱关系。 

 “哎呀,真是玉墨你啊,刚才我差点没敢认。” 

 陶玉墨正数着“小马哥”呢,被一个约莫三十出头的女同志给拦了下来,一脸惊喜的跟她说话。 

 女同志是跟陶家同住朗润园公寓的季镇淮教授家的儿媳妇,她丈夫比陶玉墨大了七八岁,陶玉墨管她叫二嫂。 

 “二嫂,好巧啊!你这是从外面回来?”陶玉墨摘下墨镜,笑盈盈的打了个招呼。 

 “可不嘛,置办点年货。”二嫂冲陶玉墨晃了晃手里的东西,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这都多长时间没见着你了,刚从香江回来的?” 

 “是啊。” 

 “哎呦呦,真是大变样了,这从香江回来的就是不一样?看着就洋气,跟杂志上那女明星似的。” 

 二嫂的话不完全是恭维,陶玉墨这一身打扮放在如今的燕京确实一眼惊艳,哪怕同为女人,也忍不住多看几眼,要不然二嫂不会认出她来。 

 陶玉墨听到这话眼底藏着一丝雀喜,她这身打扮可是临行前张曼玉特地给她捯饬的,还真就是按照女明星的标准来的。 

 现在看来,效果确实不俗。 

 陶玉墨喜滋滋的挽着二嫂的手,和她边走边说,没一会儿的功夫便到了朗润湖公寓附近。 

 两人分了手,陶玉墨正打算回家,就瞧见湖面上有几个小家伙在大呼小叫的抽冰尜。 

 “陶希武!”陶玉墨冲湖面上喊了一声。 

 正玩的不亦乐乎的陶希武根本没听见她的喊声,陶玉墨又喊了两声,陶希武这才听见动静,抬头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