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手快有,手慢无(第2页)

 “前两天刚回来。” 

 双方打了个招呼,洪子成拉住了林朝阳,“正好,我跟你聊聊研究会的事。” 

 陶父见状便道:“那等回头再去找老王,你先跟小洪聊吧。” 

 林朝阳带着洪子成回到陶家,听他说起了文学研究会的情况。 

 年初美国成立林朝阳文学研究会对燕大的刺激很大,国外接连成立林朝阳文学研究会,作为国内人文学科的老大哥,而且林朝阳还是燕大出身,燕大若没有点表示,说起来未免太过迟钝。 

 不过这效率着实让人不敢恭维,折腾了大半年,目前研究会还在筹备之中。 

 这倒不是燕大对这件事不上心,而实在是国内对这方面的手续要求比较繁琐,学校、文联、民政各个部门都要跑一遍。 

 洪子成诉了半天苦,说:“年后开春吧,研究会差不多就能召开成立大会了。” 

 林朝阳点了点头,他对文学研究会的事并不太关心,这玩意虽然挂着他的名,但说到底是学术圈的事。 

 见林朝阳没什么反应,洪子成接着说道:“朝阳,你看,咱们国内的林朝阳文学研究会成立了,但对比日本、美国的同行也没什么研究成果。你得帮帮忙啊!” 

 “我帮忙?帮什么忙?”林朝阳问。 

 “我听说,日本那边有不少你的创作资料,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也得给我们捐点。”洪子成图穷匕见,原来打的是化缘的主意。 

 “日本文学研究会都成立十年了,人家有我点资料不是很正常嘛。” 

 “你给捐点,少捐点就行。”洪子成央求着。 

 “行,回去我整理整理的。” 

 见林朝阳答应了下来,洪子成面露欣喜,“到时候开成立大会的时候,你可得来啊!” 

 “好。” 

 等洪子成离开之后,林朝阳又和陶父出门去蔚秀园拜会了王永兴。 

 这位目前中国隋唐史研究领域的顶尖人物听说林朝阳的新书打算写唐朝,满心欢喜。 

 他明白以林朝阳在中国读者群体当中的影响力,这部小说如果能写出来,必定会让成百上千万的读者对唐朝有更全面、更崭新的认识。 

 王永兴师从陈寅恪,在当代历史学家中名声不像季、邓等人那样大,但学术成就不可忽略。 

 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他的著作大多完成于这一时期,如《陈门问学丛稿》《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唐勾检制研究》《敦煌经济文书导论》等。 

 都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 

 他跟林朝阳聊了快两个小时,意犹未尽,又给林朝阳开出了一长串的书单和论文。 

 “这些你先读,有什么问题,随时来给我交流。” 

 “好,多谢王伯伯。” 

 从王家离开,林朝阳便跑到了燕大图书馆。 

 王永兴给他开的书单,一般的书店里可没有卖的,连他自己的藏书里都不全,想要找书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图书馆。 

 来到图书馆,看上去最大的变化是多了些岁月的痕迹。 

 学生还是像以前那样多,甚至是更多了,阅览室里每一张实木书桌前都坐满了埋头苦读的学生,图书馆内充斥着庄重而浓厚的学习氛围。 

 林朝阳来到闭架借书处,背阴里静立着的几排暗黄色老旧木柜让他感觉分外亲切。 

 “朝阳?” 

 一个惊讶的声音回荡在图书馆里,引来了诸多眼睛的侧目。 

 林朝阳转头望过去,只见杜蓉正站在不远处满脸惊喜的看着他。 

 意识到她的声音打扰了馆内安静的氛围,杜蓉连忙噤声,快步走上前来。 

 “哎呦!你怎么有空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几天刚回来,过来找几本书。” 

 跟杜蓉寒暄了几句,林朝阳又问起同事们的近况。 

 馆长谢道渊早几年就退休了,连继任的庄守经也已经退休了,现在的馆长是林被甸。 

 借书处的老同事胡文琼早几年也退休了,涂满生调去了分馆,跟林朝阳比较亲近的老同事,也就杜蓉和郑同江还在坚守岗位。 

 听说林朝阳要借书,杜蓉将他手上的书单拿过来,在电脑前噼里啪啦的敲了一顿,边敲着,见林朝阳的目光还在那些目录柜上逗留。 

 她说道:“现在都成摆设了,有了电脑,索书卡早没人用了。” 

 早在林朝阳还在图书馆工作时,燕大图书馆就已经开启了图书编目的数字化工作,到现在图书馆的绝大多数图书检索已经完全是电脑操作了。 

 “《唐代藩镇研究》和《安禄山叛乱的背景》这两本书还没还回来。”杜蓉说。 

 “没事,有几本我先看着就行。” 

 杜蓉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你带借书卡了没有?” 

 林朝阳愣了一下,随即苦笑,“忘了。算了,今天先不借了,等我回家翻一翻。” 

 “别介。好不容易来一趟,哪能空手回去啊。 

 别说老同事不照顾你,我先用我借书证帮你借,想着还啊!” 

 “那我可得谢谢您了。” 

 两人说了两句俏皮话,林朝阳也没好意思多借,就借了两册书。 

 借完了书,林朝阳眼看着快下班了,便说:“叫上老郑,晚上我请你们俩吃个饭。” 

 杜蓉笑着说道:“没白帮你这个忙。” 

 等了十多分钟,杜蓉和郑同江下了班,三人从图书馆出来,一起往学校南门走。 

 老同事难得聚会,杜蓉和郑同江看起来都很高兴,说起刚才在图书馆里学生们对林朝阳的侧目,杜蓉啧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