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生不逢时的《廊桥遗梦》(第3页)

 晚上9点,陶玉成在陶希武的搀扶下醉醺醺的回了小六部口胡同,赵丽一边嫌弃着,一边给他擦完了脸。 

 “爸,我去接你的时候,门口那是江珊吧?长得可真漂亮!” 

 擦了把脸,陶玉成的酒醒了不少,“怎么着?还想娶家里当媳妇啊?” 

 陶希武顿时面露羞涩,“没有的事,我就随便问问。” 

 赵丽警告道:“女演员看着光鲜亮丽,娶回家当媳妇可不行。” 

 “妈,这都什么年代了,您这想法也太封建了!” 

 赵丽冷哼一声,“你爸前一阵子还跟我说,你在学校处了个表演班的女朋友?” 

 陶希武一下子紧张起来,随即又想到自己现在都是上大学的人了,立马把胸膛一挺,“我都马上二十了,处个对象怎么了?” 

 “啪”,后背挨的一巴掌拍碎了陶希武的虚张声势,赵丽说: 

 “处对象没问题,不过你可告诉你。有你大姑这层关系在,那些女同学、女演员少不了往你身上扑的,你自己心里得有数,别以为自己多受欢迎!” 

 陶希武反驳说:“我在学校可从来没提过我大姑是陶玉书啊!” 

 “你没提过,人家还不会打听?” 

 被母亲数落了一通,陶希武有点委屈,“人家就不能因为我长得帅?” 

 不染黄毛了,陶希武确实有那么一点小帅,不过要是放在帅哥如云的表演系就不够看了。 

 “比你帅的多的是,人家就扑你?” 

 陶希武还想反驳,却被陶玉成轰走了,他临走时瞥见父亲的神色不太好看,忽然反应了过来。 

 母亲刚才明面上是说自己,实际却是在指桑骂槐。 

 出了屋子,他果然就听到父母拌嘴的动静。 

 都老夫老妻了,还成天这么吵吵闹闹,不成体统。 

 这种欠抽的话,他只敢在心里说说。 

 母亲一提到女朋友,他想起来自己的小女朋友,想去正房客厅打个电话跟小女朋友聊聊天。 

 一进屋,就看见林朝阳正在打电话,他打算退出去,等没人了再打电话。 

 林朝阳冲他招了招手,跟电话那头提里秃噜说了几句,反正陶希武一句也没听懂,然后林朝阳就挂断了电话。 

 “要用电话?来,给。” 

 陶希武接过电话,见林朝阳没有丝毫回避的意思,他硬着头皮说,“姑父……” 

 林朝阳反应了一会儿,恍然道:“哦,明白了,要说悄悄话是吧?” 

 陶希武被调侃的有些不好意思,见林朝阳走后才松了口气,拨通了电话。 

 心里想着,等以后有钱了他一定要买个大哥大,省得打电话还得排队。 

 回了房间,林朝阳语气轻快的说:“希武看样子是谈恋爱了。” 

 “都上大学了,谈个恋爱不是很正常嘛。”陶玉书应了一句,又问:“谁打的电话啊?” 

 “阿尔贝托·维莱塔,说给我拜个年。” 

 阿尔贝托·维莱塔是兰登书屋的ceo,堂堂美国第一大出版集团的ceo打电话给中国作家打电话拜年,陶玉书听着有种莫名的喜感,笑哈哈的问道:“洋人也拜年啊?” 

 “就是个由头呗,主要是聊聊小说上市后的反响,还有奖项的事。” 

 前年林朝阳的《舌尖上的中国》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肆虐了美国图书市场一整年,《舌尖上的中国》总销量至今已经突破了280万册。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就更夸张了,赶上美国的同志运动如火如荼,这部小说连续霸占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93周时间。 

 至今依旧横压《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总销量已经达到了540万册之巨。 

 已经超越了当初林朝阳所答应罗恩·伍德鲁夫的承诺,如果算上全世界其它各个语言版本的话,超出的就更多了。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强势的销售表现将一茬茬的畅销书压在身下,无力反抗,这其中也包括92年夏天出版的《廊桥遗梦》。 

 这部小说是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处女作,从创作到完成仅耗时11天时间,结果没想到发表后却受到了美国读者的热烈欢迎。 

 《廊桥遗梦》是典型的美式婚外情小说,要说什么文学性、思想性就扯得有点远了,在国内找个对标物的话,大致相当于琼瑶的言情小说。 

 这部小说在后世出版后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被翻译成35种语言,畅销全球1200多万册。 

 小说不仅捧红了麦迪逊县的廊桥,让其成为国际知名旅游景点,更是在美国民间掀起了一股离婚潮。 

 讽刺的是,小说的畅销让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成了百万富翁,然后他迅速搬离了自己的家乡,并与结婚36年的妻子离婚。 

 可惜在这个时空里,《廊桥遗梦》就没那么好运了,它遇到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婚外情题材大战lgbt运动,突破道德底线的刺激显然不如政治正确更有威力。 

 从出版之后,《廊桥遗梦》销量节节攀升,却始终被《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压了一头。 

 一直屈居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二的位置上,不得寸进。 

 二者相爱相杀一年半的时间,至今仍是如此,属于是有点生不逢时了。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畅销别说是在兰登书屋,就算是在美国图书市场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根据美国出版商协会的数据,1992年度美国图书总销售码洋为157亿美元,其中销售额最高的是教科书,为43亿美元;宗教、音乐和参考书销售额为19亿美元。 

 抛开这两项,美国的精装书、平装书市场约为95亿美元。 

 兰登书屋作为美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其市场份额占据全美图书市场的15,也就意味着它的销售码洋达到了1425亿美元规模。 

 当然了,码洋并不等于营收,还得打个折才是实洋,去年兰登书屋的实际营收在10亿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