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出文集(第2页)

 山川朝子早在半年前就联系过林朝阳,说要来拜会他,只是那时候他人在美国,所以这场见面才推迟到了9月份。 

 “数年不见,山川女士风采依旧!” 

 几年前第一次见面时,山川朝子就已经年过七十,到现在还能跨国飞行,可见其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 

 “多谢林桑记挂,一别数年,再次见到您非常开心。” 

 寒暄几句,山川朝子又恭喜林朝阳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的认可。 

 其实早在半年前的电话里,山川朝子就已经恭喜过了,不过当面恭喜感觉总是不一样的。 

 “谢谢了。” 

 山川朝子又谈起了林朝阳的作品在日本的发行情况。 

 自1986年《闯关东》首次引进到日本国内,这些年来林朝阳的多部作品陆续进入了日本市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尤其是《棋圣》这部小说,在中日围棋擂台赛受关注度最高的那几年,销量高得可怕,如今在日本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430万册,几乎成了日本围棋迷必读的入门读物。 

 比较可惜的是,从老聂萎靡不振后,中国围棋对战日本围棋气势不再。 

 小日子慕强,强者不强了,《棋圣》的销量也不如从前了,现在每年的销量也就一二十万册。 

 除了《棋圣》之外,最近几年林朝阳还有几部在日本卖得比较好的作品,分别是《入殓师》《渡舟记》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入殓师》和《渡舟记》的热销是因为比较符合小日子的价格观和审美观,销量均突破了200万册。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出版时间较晚,目前销量已经逼近120万册,这部小说能够在日本热销主要是因为它在美国受到的热捧。 

 既然美爹喜欢,那必然是好东西。 

 至于林朝阳其它的一些作品,销量大多在三四十万册到百万册之间。 

 十年时间里,林朝阳已经在日本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拥趸。 

 聊完了作品的出版和引进情况,山川朝子终于说明了她这次的来意。 

 “我们希望能够为林桑出版文集。” 

 听到这个请求,林朝阳微微有些惊讶。 

 在后世的出版界,“文集”这两个字早已烂大街了,阿猫阿狗都能出文集。 

 但在八九十年代,出文集还是一件相当严肃的事。 

 不是你叫个作家,有个代表作就能出文集的,著作等身、资历深厚是最起码的。 

 看看那个年代国内能出文集的都有谁,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再差点也是孙犁、周立波这一档的。 

 资历再低,人家出版社主动找你,你都不好意思。 

 92年王硕正当红,华艺出版社给他出了一版《王硕文集》,销量不俗,可在文学界却饱受诟病。 

 这其中确实有王硕不受文学界主流待见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资历太浅,并且也没有能够拿得出手、叫得响的作品。 

 这个“拿得出手”、“叫得响”指的不仅是受欢迎,更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创作没有二三十年,作品没下沉到城乡各个阶层,你好意思叫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林朝阳的创作道路发轫于1978年,说起来要算是新时期第一批写出成绩的作家了。 

 论年纪,在那一批作家里要算是最年轻的了。 

 但要是说影响力,或者说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他几乎是独一份的。 

 至于文坛地位,这么多年他的作品畅销海内外,获奖无数,虽然从未担任过官方职务,但却早已被无数文坛同仁视作盟主一般的人物。 

 他们这一代作家如果只能选一个人出文集,那非林朝阳莫属。 

 只是林朝阳从未想过,率先想到为他出文集的,竟然会是日本的出版社。 

 惊讶过后,他问道:“你们怎么会想到给我出文集?” 

 山川朝子说道:“年初我见到了近藤女士,她谈到了明年就是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日子,说到时候想办一场大活动,请林桑来出席……” 

 近藤直子是林朝阳在日本文学界最早的拥趸之一,也是他最忠实的拥护者,不仅帮忙翻译了林朝阳的几部作品,还牵头成立了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 

 研究会是纯粹的学术交流机构,至今已经发展了85位成员,这些成员均是日本各大高校的文学教授、副教授。 

 林朝阳还曾经数次致信研究会对他们的研究工作表示感谢,并且每年还会收到研究会的会刊。 

 “哦,这件事我还没听她提过。” 

 “想来是因为还有几个月,才没有跟您沟通。受近藤直子女士的启发,今年其实也是林桑的作品进入日本的第十个年头。 

 您的作品在日本广受欢迎,至今已经销售过千万册,影响了许许多多的普通读者。 

 我们认为在这样值得纪念的年份里,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 

 见林朝阳面露犹豫,山川朝子又说道:“林桑现在还未过四十岁,正是春秋鼎盛,所以我们的想法是这套文集先收录林桑迄今为止创作的所有作品,然后以后每十年更新一次。” 

 河出书房方面显然是考虑到了林朝阳年龄的问题,在现在中日两国,大部分作家出文集都有个默认的潜规则。 

 要么是已逝,要么德高望重,你总得占一头,才不会被人指摘。 

 林朝阳出文集,硬件条件肯定够,唯一一点不算缺陷的缺陷就是年纪太轻了。 

 出道近二十年,结果归来一看,还未满四十,叫同行们情何以堪? 

 见河出书房考虑的这么周全,林朝阳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拒绝,他现在已经过了为稿费伤脑筋的时期,多年来跟河出书房的合作也算愉快,便欣然答应了下来。 

 接着他又问起了小说的翻译问题,这些年来林朝阳已经有多部作品被引进到日本,但也有不少作品是未被引进的,基本都是他早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翻译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做好了功课。文学研究会方面一直都有人研究您早期的作品,有些教授出于研究目的翻译过您的作品。 

 剩下需要翻译的作品量其实并不大,我们计划这套文集明年能够出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