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放弃?(第2页)

这次在柔怀,如果不是当时刚好文涛同志和东君同志都在,有些事情你就是长嘴都说不清。

毕竟,对于那些用心险恶之辈来说,事情究竟发生过还是没发生过都无所谓,他们要的不过是把水搅浑而已。”

高局长深深的看了眼李言诚,发生在柔怀的事情给他也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刚上任的副局长要是真的被人栽赃成功,柔怀乃至京市会不会发生“地震”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肯定是要提前退休的。

退不退休的他不在乎,本身年龄也已经都到了,但兢兢业业工作,清白了一辈子的老高同志,可绝对不愿意以这种方式退休。

所以,他是真心希望这位李副局长以后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最好都带着一个人,就算发生什么事情了,起码有个人证在。

管卫东调过来后,不管是干秘书也好,通信员也罢,负责的工作都需要他经常留在办公室,可司机不同,要跟着领导到处跑,让他一人身兼这两职,如果现在有手机也就罢了,方便联系。

关键是现在没那玩意儿,他要是不留在办公室,就势必会造成很多人找李言诚找不到的局面,这其中要是有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他紧急办理呢就像是保健组那边,有些病可没办法等人啊,真要是那样,那就是耽误事儿。

“您说的这个我也考虑过,我初步的想法是,非特殊情况我要是出去的话,会从局里的司机班,或者总队那边找个临时司机。”

见李言诚确实有考虑,也说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高局长在心底暗自松了口气。

他是真担心这位李副局长年轻气盛,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现在看来,这位虽然年轻,却并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对此李言诚也表示很无奈,因为一旦发生了那种栽赃陷害的事情,当事人就会陷入到一个需要自证清白的怪圈当中。

这种情况别说是现在了,哪怕到了几十年之后,不也依然如此吗,更别提现在实行的还是那令人无比肾疼的有罪推断。

这种栽赃陷害的手法其实特别低级,但又特别好用,因为未必需要必须成功,只要让足够多的人知道这事儿就可以。

而且,有些事情最终其实也查不清楚到底是真是假,就比如现在有个女人抱过来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只要你跟找个女人有过接触,不一定非要是那种关系,然后她抱来的那个孩子又刚好跟你是同一种血型,就目前无法做亲子鉴定的情形下,你说不是你的孩子,根本就说不清。

栽赃陷害你的人,要的就是这种说不清,这种效果,这样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你身上发生了这种事情,虽然可能大家都知道你是被冤枉的,但正是这种说不清,当将来组织上决定提拔你的时候,就必然会有人跳出来强烈反对。

反对的借口还让人无可辩驳。

这就相当于是把这个人的政治生涯提前断绝了。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李言诚身上,就算他老丈杆子是第一副总也不好使。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李言诚不会那种特殊审讯的方法,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想用这种方法栽赃陷害他,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有的人不知道啊!

他掌握的这种特殊审讯方法,现在知道的人虽然不少,可只要不是在政法系统工作的,而且还得是在一线的或者是主要领导,外人知道这件事情的并不多。

最起码那位老杜就不清楚这个,否则,他也不会想着要找李言诚的麻烦了,躲还来不及呢。

……

那位不知道自己即将要坠入万丈深渊的老杜,从办公室离开后也没让司机开车,而是独自一人步行去到了他要去的目的地。

在那里,他也没呆多长时间就离开了。

给李言诚找麻烦,在得知柔怀那边出事后,他昨天就做好了安排。

刚才跟老领导说,他并不是想要征求意见,只是通知一声,也就是说,不管那位主任同意还是不同意,该做的事情他都会做。

这是他的孤注一掷,也是最后一搏,能成不能成他也不清楚,他只知道,如果什么也不做,那连度过这一关的百分之零点一的可能性都没有。

至于说万一失败了会不会带来什么更糟的后果,那根本不是他需要考虑的,要是连现在都没有了,又何谈未来。

就比如李言诚在部队上学的战场急救,在战场上救伤员,根本就不考虑什么感染什么无菌之类的,先将命救下来才是第一位的,只有人活着,才能考虑后边的问题,如果人都没了,再不会感染,再无菌又能怎样,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老杜就是那个正在进行战场急救的大夫,唯一不同的是,他这个大夫要救的是他自己的命。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原本已经安排好了的事情已经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江哥,这杜老头明显是给咱们也下了个套啊,那可是市公安局的副局长,咱姑且不说他是分管什么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