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证巅峰黄粱梦庄周

第342章 考校


  日渐西斜,三人班师还朝。

  老梁坐在副驾上一脸萧瑟,想他几十年钓鱼经验,选窝下点的准度居然还比不过小徒弟的感(ai)觉(gua),上哪说理去?

  这师父当的也太没滋味儿了!

  话说梁师父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咳,错了,是钓鱼、看书、练武,没想到一下午的时间就被小徒弟学去了三分之一。

  而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钓鱼无非就那么几项,饵料、钓杆什么的只是其次,选窝、下点、手法、耐心、乐趣才是核心,其中选窝下点最是考验眼力。

  看不准的话,钓一天也没用。

  老梁认为徒弟悟性不错,但跟他的直觉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毕竟悟性再好也得有人教,随便走走就能找到鱼窝的直觉不用。

  “秦战。”

  “在。”

  “几号回洛杉矶?”

  “估计十七号左右,周日去金陵打比赛、顺便拜访长辈,之后直接去京城,黄师叔那还有几场友谊赛要打,不过我可以请假。”

  “不用。”

  梁掌门摆了摆手,他和程伯都经历过大学毕业包分配的年代,后辈学业在他们的印象当中是头等大事,习武什么的反倒是其次。

  按他的预想,徒弟这次回国主要是为了完成拜师,正式教授功夫得等寒暑假才行,入室弟子要手把手的教,三天两天的能干嘛?

  不过现在看来,以这小子的悟性,没准儿真能教点儿东西。

  ……

  车流如织,小师兄左突右冲,赶在天色擦黑时回到咏春堂。

  梁兴他娘五十多岁,个子不高,身形富态但不臃肿,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面色慈祥,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一派大家闺秀气度。

  许是因为老秦钓鱼有功、没给老头子夜钓的机会,师娘言语间除了客气还透着几分亲热,只是话里话外的总在打听家庭状况。

  有车有房、没爹没娘?

  查完户口,老太太又热情了几分,还说若非拜师那天小鬼子闹事,她家雯雯也能跟师兄见一面,可惜闺女已经去京城上学了。

  那厮眨眨眼,没敢接茬。

  老梁说到做到,晚餐的主菜就是下午钓到的两条鱼,小徒弟露了一手,一道津白鲮鱼球、一道红烧鲤鱼,吃的一家人赞不绝口。

  闲言碎语不再赘述,餐后约莫半小时,梁掌门开始考校徒弟。

  “唔,不错。”

  三套拳打完,他放下普洱,评价道:“基础还算扎实,就是有些小动作,练拳是为了校正发力,你实战的心思太重,这不好。”

  老秦束手而立,静待下文。

  梁掌门满意的笑了笑,温声道:“比如说钓鱼,出水前你不知道咬钩的是什么鱼,也看不到它的反应,能钓上来全凭听劲儿。

  你现在的练法等于不用听劲儿、而是按鱼的习性提前预想,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预想再多也难免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

  他沾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田」字,虚指着中心点:“守中,就是为了避免先入为主,以不变应万变,才不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具体而言,手臂汗毛外侧重、内侧轻,所以对敌时多以问路手试探,问路手与心等高、由心而发,是人体之中,这是「用中」。”

  老秦默默点头。

  田字的中心点就像圆心,与任何一处距离均等,不过他没想到问路手还能起到天线的作用,之前一直拿这招当测量尺使唤来着。

  师父讲的深入显出,有理论、有依据、有例证,一针见血指出缺点的同时又没抓住不放、大肆批判,令人自然而然的心生信服。

  “我听兴儿说过你的经历。”

  梁掌门继续:“拳击化繁为简,攻击角度和力道变化有限,所以你才会养成预设反应的习惯,而且这样练对实战也确实有帮助。

  但基础之所以是基础,就是因为它不预设对象,反之,面对任何对手也不会出现短板,所以练功时才要凝神静气,最忌执念。

  时间不早,你俩对练。”

  梁掌门挥了挥手,三套拳法足以体现出基础深浅,对练则是考察招式应用和反应速度,当师父的先得心中有数才好因材施教。

  “师兄师弟,请指教。”

  俩小的像模像样的见礼,小师兄恹恹欲睡的看着那厮,在车上他就惦记着揍人,结果老爹一直拖到现在,心气儿都被拖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