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诸侯的反应(第3页)

 至于陈国和越国这两个安于现状的诸侯,不在吴王的考虑范围。

 梁王的看法,同吴王高度一致。

 虽然梁王与燕王的交情一向不错,不过双方都是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在本国的利益前面,再好的交情也不值一提。

 等到吞并燕国,骑兵就可以直入西原,帝国的京城,会在铁蹄下发出恐惧的哀嚎。

 另一位大诸侯,也就是徐王,他没想得那么长远,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加九锡。

 当他在邸报上看到徐军的壮举,心中无比兴奋,立刻命令京城的徐王府,给东宫送上了一份厚礼。

 五十万两银票,太子应该会满意吧?

 两位苦主,也就是燕王和宋王,暗地里在缓冲之地碰面,商讨如何应对朝廷的制裁。

 敢期盼天下大乱的诸侯,不可能是蠢货,二人早已从中嗅到了危机。

 反?胡罗素的大军同河西军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万人,燕宋两国已没有机会快速推进到京城。

 而且,就算大军能兵临城下,京城只要四门紧闭,两国的大军就得用人命来填。

 最终的结局,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不反?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两位诸侯王商议了半日,打算暂时向朝廷低头。

 于是,两国的相国,带着大批的礼物朝京城赶去。

 还有谁?

 哦!越王和陈王!

 在其他诸侯的眼中,不思进取的越王确实依旧沉溺于享乐。

 至于邸报,他甚至懒得浏览,而是命世子或者相国大声朗读。

 越王的心中无比清楚,与其说这是朝廷的举措,还不如说这是太子的想法。

 他认为如果太子的实力再强上一些,管他什么王,恐怕都没有入主京城的机会。

 所以,只要南边的那些猴子老老实实的蹲在树上,只要自己的那群儿子都安分的混吃等死,何须去管邸报上到底在说些什么。

 同样不思进取的陈王,在做什么?

 陈国,开始扩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