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公子信重,小人妒忌(第2页)

 在苏明哲观看扶苏时,扶苏已经定神,先开口问道:

 “先生,扶苏听说先生治理临河县,只用了月余时间,就耕作万亩良田,还让原本彪悍的边民,民风变得质朴……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苏明哲听到扶苏问话,神情微滞。

 因为扶苏的问话,属于非常正式的问话。

 而一般这种正式问话,都是君主考较谋士的。

 虽然惊讶扶苏为什么用这种方式问自己,苏明哲还是很快就整理了思路,讲道:

 “民为水,官为舟,君为舵手。苏颂治理临河县,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扶苏听到苏明哲用‘民为水’作比喻,感觉比较生动,脸上露出一丝轻微的喜意,追问道:

 “那以先生之见,我大秦该如何治民?”

 苏明哲这次直接答道:

 “公子,万事万物,皆是时移事易,不可从一而终!”

 扶苏听着苏明哲如此回答,有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但是又非常空泛,他只能继续问道:

 “还请先生明示!”

 苏明哲见吊足了扶苏胃口,这才又给他解释了一句:

 “苏颂知道公子在担忧什么,也知道公子想做什么。不过,苏颂只能送公子一句话: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情,仅此而已!”

 扶苏听到苏明哲如此讲解,这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不过,他也只是明悟,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但是具体怎么做,还是有些迷茫,当即继续求问。

 苏明哲想了想,反问道:

 “公子乃少府卿,执掌天下山河货利,请问公子,您可知这天下有多少江河湖海?”

 扶苏摇了摇头道:

 “这天下之大,江河湖海无数!”

 苏明哲默默点头,道:

 “既然江河湖海无数,我们就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治民尚是如此,君主若要治国,更加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先调查,再集思广益,才能慢慢解决问题和矛盾……”

 随着苏明哲高屋建瓴的回答,还指出扶苏作为公子,以及未来的二世皇帝,此刻最应该做什么,最不应该做什么。

 到最后,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句话,苏明哲都告诉扶苏了。

 扶苏是越听越兴奋,慢慢地就无法保持端正坐姿,干脆拉着苏明哲到桌案前,让苏明哲把两人的对话记下来。

 苏明哲作为门客,只能从之。

 转眼数日过去。

 随着两人交谈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扶苏就发现,苏明哲对治国、治官、治民之道,都极为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