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不算朋友(第2页)
埃德加也没有再继续争辩,点点头表示心里有数。
反而是安森感受到埃德加的心理落差,不由安慰一句,“不管是否能成,我能够进入剧组的视线,这就是一次突破,毕竟,这可是乔治-克鲁尼和他的小伙伴们。”
一句调侃,让埃德加重新找回笑容。
然后,安森又翻阅了最后两个剧本。
稍稍有些意外,两个剧本居然都是爱情类型的;但认真想想也不意外,埃德加的策略再明显不过。
一個假设,现在安森通过“猫鼠游戏”已经打破中学生刻板印象——之所以说假设,那是因为他们暂时无从得知市场反馈,检测普罗大众是否接受安森不同形象的机会就是下一部作品。
“大象”,依旧是中学生。
“蝴蝶效应”,则是大学生。
自然而然地,眼前挑选的作品将是真正的关键。
所以,当安森拒绝“后天”的时候,埃德加没有争辩;同样,选择“国家宝藏”和“十二罗汉”则是往冒险/犯罪类型转变,这是目前市场最流行的类型电影。最后,则是爱情电影,充分利用安森的外形优势,在目前广受欢迎的“梦中情人”形象上更进一步。
如果电影票房能够取得成功,那就意味着安森摆脱学生形象确立成年魅力,推开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在这里,不同选择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不同路线。
“国家宝藏”或者“十二罗汉”,二者都算是犯罪/冒险/动作电影,安森接下来可以接拍更多商业大片,包括但不限于动作、科幻、冒险、灾难等等。
爱情电影的话,则是另外一条路线,接下来的接拍方向可能侧重于喜剧、爱情、剧情、悬疑等等。
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倾向,并不是绝对的划分,演员打开戏路之后,往往可以在不同类型电影里反复横跳,像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这样又能够单手杀人又能够谈情说爱的演员不在少数。
但是!
倾向性一直都是存在的,因为演员每次跳出舒适圈打破束缚就意味着冒险和挑战,必须面对失败的风险——
桑德拉-布洛克的尝试,就是如此。
就埃德加而言,他个人倾向于安森选择爱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