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第907章 余韵激荡(第2页)

手指,摁下回车键。

洋洋洒洒地,灵感如泉涌,一气呵成,画上句号。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罗杰-艾伯特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再次转头看向窗外——

人来人往。

清晨,才刚刚开始,戛纳就已经全面忙碌了起来。

原因,就在这里:争议。

从昨晚到今天,罗杰应该不是唯一一位辗转难眠的,因为电影没有给出原因、更没有给出解决办法,一切戛然而止地摆在眼前,脑海里的思绪全面翻涌。

从电影的第一幕开始,格斯-范-桑特就在打破第四墙,并且一直持续到最后,当电影黑屏的时候,大屏幕里的故事无缝衔接地入侵现实,完成叙事的最后一环。

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

罗杰清楚,人们必然质疑格斯-范-桑特的拍摄技巧,但事实上,格斯悄无声息地把技巧融入电影,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大象的存在却又拒绝直接指出来——和现实接轨。

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和反思余韵,远远超出想象,不是表面上用暴力简单粗暴打乱平静的一拳超人叙事那么简单,越想越值得细细回味。

妙趣横生,电影层面的、现实层面的,全部都是如此。

所以,罗杰也好,戛纳的其他人也罢,一个两个全部都在魂牵梦系思绪翻涌,如果有人询问他的感受,他可能一时之间难以找到准确话语描述,就好像昨晚一样;也可能不同想法不同观点在撕扯打架,因为电影呈现出来的议题从来不简单。

可以想象,“大象”引起的热议狂潮,现在才刚开始。

罗杰已经许久许久没有观看这样一部引发头脑风暴的电影了,他现在觉得,安森选择这部电影应该不是巧合。

也许,人们全部错看了安森。

一直以来,罗杰并没有对安森特别相待,就事论事,罗杰自己也承认,他把安森当作一个瓶看待,哪怕“蜘蛛侠”、“猫鼠游戏”里安森展现演员的魅力,那也是外形打底角色加成带来的视觉冲击,所以罗杰不认为需要对安森另眼相看。

但现在,这种想法发生了改变。

在大屏幕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演员一种是巨星,当然,就目前而言,安森依旧是前者,甚至可能不算演员,只是演员下属的分支,偶像瓶,包括“大象”也不例外,这部电影几乎没有发挥空间,因为格斯追求记录风格,没有留给演员们表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