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第1292章 融会贯通(第2页)

 




    不尊重事实。
 




    如果主创团队随意更改现实人物的人生,杜撰故事,那又何必拍摄传记电影呢
 




    其他人暂且不说,反正亨特就不满意,他不喜欢别人随随便便更改约翰尼-卡什的人生,至少是他所知道的部分。
 




    但现在
 




    亨特安静了下来,沉浸在旋律里,放任思绪蔓延。
 




    那些旋律,那些演奏,哪怕没有歌声,也能够感受到琴弦勾勒之间的激情与热忱,令人热血沸腾。
 




    恍惚之间,亨特有些明白了。
 




    一切,正如山姆-菲利普斯所说,他渴望看到约翰尼-卡什的棱角和色彩,如果这就是约翰尼-卡什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首歌,如果这就是约翰尼-卡什展示给上帝的一首歌,如果这就是定义约翰尼-卡什作为歌手的一首歌——
 




    那么,就应该是“福尔松监狱布鲁斯”。在这首歌里,不仅展现约翰尼的音乐天赋,还展现约翰尼的勇气和信念,另外还有约翰尼成长过程里看到的世界——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抗拒那些痛苦的黑暗记忆,但现实最残酷也最荒唐的事实在于,恰恰是这些痛苦成就最后的自己,一点一点打磨雕琢出自己的棱角;同时,艺术创作的最佳土壤也是那些痛苦与悲伤。
 




    幸福,往往无法诞生真正的艺术佳作。
 




    只有苦难。苦难才是艺术滋生的温床。
 




    所以,敢于正视自己的伤口和黑暗,这才诞生约翰尼-卡什职业生涯最美妙最动人的作品。
 




    正是因为如此,“与歌同行”剧组才选择了这首歌作为约翰尼的试镜曲目,不是因为它最有名最重要,而是因为它能够看到真正的约翰尼。
 




    并且,这也是约翰尼音乐生涯前半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代表他在创作层面的成熟与蜕变。
 




    一切,都是有理由的。
 




    更何况,眼前的表演是如此动人又如此真诚,亨特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地在旋律之中徜徉。
 




    距离约翰尼-卡什与世长辞已经过去整整六个月,然而对亨特来说,那依旧是难以接受的一个事实,他想念约翰尼的演出,他想念在现场聆听约翰尼的歌声,他想念约翰尼用音乐抚慰心灵的那些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