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第883章 两个极端(第2页)
即使是戛纳,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记者们影评人们,全部都没有能够例外,稍稍放松,脑海里就自然而然浮现那个形象,如同瘾症,始终挥之不去。
正如伊曼纽尔所说:
颠覆性的。
一直到此时,人们才首次意识到,安森正在成为一个时尚标签,以破格的姿态引领男士时尚的潮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过去两年的铺垫,经过“猫鼠游戏”宣传期间的持续冲击,人们一直在等待一直在寻觅的质变时刻,似乎终于在戛纳登场。
不止是电影,也不止是时尚,这完全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千禧年以来的文化浪潮里扮演重要角色。
三十六个小时了,安森依旧是戛纳最热门乃至于唯一热门的话题。
这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新鲜的。
然而,物极必反,且世间万物都是一体两面的。
有赞誉有惊叹有热度,也就必然伴随争议和批评——
区区一个花瓶?
哼。
这里是戛纳,戛纳欢迎全世界的电影爱好者和全心全意制作电影的才华人士,甚至愿意敞开双臂欢迎没有才华全靠颜值的花瓶偶像们前来蹭热度。反正,花瓶们蹭戛纳,戛纳也蹭花瓶们,流量层面的互帮互助嘛。
但除此之外,那些花瓶们能否圆润地滚出视野,不要打扰他们欣赏电影?
现在,电影节已经开始,结果所有人都在讨论安森的红地毯造型?
红地毯?造型?
成何体统!荒谬至极!简直就是戛纳堕落的标志。
什么时尚标签,什么文化现象,一切都是胡说八道,令人笑掉大牙,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没有必要搬上台面丢人现眼了。
所谓时尚,五年后十年后就是一个全新轮回,到时候谁还会记得安森的戛纳造型?真正能够定义文化定义时代的,不应该是一个造型,而应该是作品,真正的艺术作品,所以,眼前这场闹剧应该停下了。
鄙夷,不屑,愤怒。
讨论热度越高,那些负面情绪累积的速度就越快。
安森能不能快点离开戛纳,还他们一个清净的观影环境?如果安森想要引发流量,那就回好莱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