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争议齐飞(第2页)
没有观看电影也就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让伊曼纽尔在短暂震惊过后,快速找回了冷静。
一边快步前往电影宫,为今天一整天的工作准备;一边细细地翻阅“大象”第一批新鲜出炉的影评。
和官方场刊评分一样,影评也一样充满了争议。
满分一样是四分。
0.5分,“一堆毫无意义垃圾影像堆砌起来的虚无形式主义。甚至空虚也空虚得不到位。”
4分,“简单,高效,惊人。个人对格斯-范-桑特近年来的影像尝试完全不感冒,纯粹就是无病呻吟的自我满足;但‘大象’,毫无疑问是一次精彩绝伦的尝试。完美。”
1分,“电影本身就是一個挫败的借口,它显得拙劣、肤浅、傲慢、粗暴。格斯-范-桑特的影像毫无魅力可言。”
4分,“电影是迷人的,效果是惊人的,尽管不是百分之百真实的——电影里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携带手机;但依旧能够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切开一道通往现实警示寓言的口子,把观众全部摁在座位上。”1.5分,“一种恶意的、粗暴的、毫无意义的苦难消费。格斯-范-桑特完全在投机取巧,却没有试图进行任何加工或者表达,除了消费人们的愤怒和同理心之外,电影没有任何价值。”
4分,“简单却真实。这让现实生活里发生的校园枪击案看起来可怕、疯狂的同时,又前所未有的痛苦而鲜活。再次提醒观众,电影远远不止是电影,它告诉我们影像的力量能够传递出来什么。”
1分,“电影糟糕吗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那么糟糕,至少不像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那样无耻,在科伦拜校园事件发生之后不会就在学校附近继续举办年度大会。格斯-范-桑特的双手没有沾满血液,但他依旧在消费议题,分享人血馒头。”
盛赞和批评齐飞,熙熙攘攘、针锋相对的讨论在电影之外延续战场,寸步不让地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要么极致喜欢,要么极致厌恶,观点的极致拉扯和对立,一举把“大象”推向争议巅峰,全面引爆戛纳。
伊曼纽尔的心脏狂跳不止,她也难以准确分辨,这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