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难得共识(第2页)
那么,“莎翁情史”呢
当然,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等奖项得主,证明“莎翁情史”还是拥有自己一席之地的;然而现在,“莎翁情史”却被誉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大冤案之一,击败“拯救大兵瑞恩”登顶最佳影片不是一项荣誉,反而是耻辱的标志。
影评人不仅把“与歌同行”拿来和“鸳鸯绑匪”相提并论,甚至吐槽主创团队的出发点定位就已经是一个错误。
换而言之,这一番评论,从里到外都不看好“与歌同行”。
调侃,戏谑,吐槽,扼腕。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难得地,众口一致形成一面倒。
一切,正如瑞茜所料。
电影甚至还没有开拍,只是一个新闻,舆论已经全部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对立面,事实就是如此残酷。
甚至还有影评人嘲笑,“无谓的挣扎”。他们倒不认为一部传记电影可能影响安森和瑞茜的职业生涯,反正这样冲击颁奖季失败的烂片每年都批量生产一堆,多他们一部不多、少他们一部不少,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他们纯粹认为安森和瑞茜的行为……可笑可悲罢了。
然而,更悲伤的是,就连这些负面反馈也寥寥无几,没有在空气里持续太久,很快就稀稀落落地安静下来。
转眼,恢复平静。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连tz的新闻点击率也表现平平。
说来略显荒唐,“蜘蛛侠2”开机的新闻图都能够浩浩荡荡引爆流量,而安森和瑞茜的强强联合却无人问津。
观众们要看爆点要看噱头要看热闹,却对颁奖季艺术电影没有任何兴趣,除非电影真的在颁奖季冒头了。
但是,谈何容易
短短喧嚣片刻,“与歌同行”剧组就彻底恢复了平静。
不止媒体、影评人、观众,好莱坞业内也是一样。
安森和瑞茜的算盘,他们都懂;但在他们看来,两个人都不够理智也不够清醒,撇开瓶合作人物传记的荒谬不说,“与歌同行”这个项目在好莱坞兜兜转转十年遭遇三十多家制作公司拒绝就是一个重要信号了,现在两个人的合作更是雪上加霜。
“有一点点小聪明,但还是不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