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蝴蝶效应(第2页)
放映厅里,尼古拉斯深深呼吸一口气,抓住思绪,找回冷静——
所以,“蝴蝶效应”到底是一部什么电影
和“大象”登陆戛纳的神秘不同,“蝴蝶效应”在前期宣传过程中已经徐徐揭开面纱,确立自己的风格与类型。
“如果能够改变过去,你想要改变什么”
“到底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你才能够拯救那个她”
“所以,什么是命运”
三款预告片三个不同风格,但全部有一个共同点:
关于电影内容的信息非常有限。
预告片里,安森始终在奔跑,如同有人正在追逐一般、又如同正在追赶时间一般,在他的全速奔跑里,笑容、阳光、幸福的画面始终在穿插交织,亮色调的画面和安森奔跑的暗色调画面形成对比。
尽管观众始终不明白电影重点,但他们能够确定:
安森是绝对核心。
所以,整部电影营造出来的印象就是安森一直在试图改变命运,巨大的阴影却如影随形地笼罩住安森,一种属于悲剧的壮烈能量弥漫在预告片里。但具体怎么回事蝴蝶效应代表什么安森又面临什么困难这是科幻电影还是灾难电影,亦或者是爱情电影
诸如此类等等,全部退居其次,尽管那些画面全部都是细节,但依旧不足以拼凑出电影的剧情主线。
尼古拉斯做功课了,他反反复复观看了“怒海争锋”和“蝴蝶效应”的预告片。
“怒海争锋”的电影故事以及风格影像,一目了然,预告片已经展现端倪;但“蝴蝶效应”则没有任何头绪。
尼古拉斯相信,这应该就是故意的——
制造悬念。
利用安森的魅力抓住观众的好奇,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
一切赌注,全部压在安森身上。
然而,电影一开始,故事线就直接拉到童年时代
情况,不妙。
尼古拉斯知道宣发制造的预期带来巨大实际落差之后的危险,观众们的注意力可能无法持续十分钟,如果电影无法在这十分钟里重新召唤安森,又或者是通过其他办法抓住注意力,观众的流失可能就难以避免了。
想到这里,尼古拉斯略显扼腕。
但不意外——
安森,还是年轻。
尽管安森知道如何宣传发行,尽管安森选择作品也有自己的独到眼光;但作为制作人还是略显青涩,难以在演员、发行、产品经理、艺术创作、导演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其中的哲学绝对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