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绝对惊喜(第2页)
在二十年后,社交网络平台的存在,允许人们第一时间无差别地阅读来自前线的反馈,前往戛纳电影节的人们时时刻刻通过智能手机抛出重磅,全球各地的电影爱好者们不需要前往戛纳也能够“云出席”。
现在,则不行。
一直到现在,戛纳已经过去整整七个月,“大象”的点映才终于让各大论坛里围绕点映的网友讨论浮出水面。
“电影让普普通通的一天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先锋!整部电影里集体性失语的表现方式通过平静的镜头语言折射整个社会的现状,真正意义地把学校演变为社会的一個缩影。”“人们忽略了格斯-范-桑特的镜头运用,个人认为,他有意识地为电影注入些许温情,以此消解暴力的残酷。”
“电影镜头的拼接行云如水,钢琴演奏和游戏画面的衔接,在不同风格不同逻辑的影像里找到了衔接点,并且最后利用蒙太奇手法展现镜头背后隐藏的真正力量。格斯-范-桑特厉害!”
“某种程度上,我想起了迈克尔-哈内克(ichael-haneke),关注媒介在电影和现实之间发挥的不同作用。格斯-范-桑特初步具有大师气象。”
此时此刻,当人们关注网友评论的时候,这才意识到,早在戛纳,“大象”引起诸多争议,那些争议里就已经充斥了赞扬。
并且,伴随时间的沉淀,越演越烈。
等待戛纳电影节落幕之后,细细回味,重新冷静下来整理思绪,脱离电影接着电影狂轰乱炸的日子,真正拥有时间和空间去回想那些电影,它们在自己记忆里呈现出来的感受和反思又会呈现出不同模样。
“今年主竞赛单元里,佳作确实不少,但不得不说,‘大象’的余味堪比‘狗镇’。”
“在戛纳的时候,我不喜欢‘大象’,甚至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现在,我怕最经常回想起来的电影就是‘大象’,我需要前往电影院观看第二次,”
“我是‘狗镇’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但现在看来,格斯-范-桑特没有那么戏剧化,反而展现出了深度和广度。”
戛纳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的时候,因为召回剧组名单而引发争议,“神秘河”、“狗镇”等等热议作品的缺席毫无疑问是巨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