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 火箭发射(第2页)
这些关键词,翻来覆去地碰撞激荡着,气氛节节升温。
从首映式的盛况到媒体综评的井喷再到电影主题曲的横空出世,热浪一波接着一波,持续攀升高峰。
然后,周五来了。
终于!
整个周四,“向日葵”持续刷屏,狂热影迷的好奇和激动持续升温,再也控制不住,他们甚至等不及周五早场了,他们必须第一时间观看到这部电影,他们必须抢在全世界最前线最前排观看到这部电影。
于是,午夜场,来了!
而且,不止一家两家院线而已。
在2004年,“午夜场”的概念和意义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尽管不是翻天覆地,却正在带来全新视角。
曾经,午夜场是恐怖电影的舞台,依托夜色的氛围渲染,观看惊悚恐怖电影绝对是一种扼腕的刺激。
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b级电影占据午夜场屏幕,单纯的肾上腺素刺激则成为午夜场最重要的关键词。
一直到华纳兄弟注意到午夜场的存在。
正如华纳兄弟试图开拓假期档一样,他们也意识到市场营销带来的效果,通过午夜场赋予观众一种“先睹为快”的快感,在电影上映的第一时间抢先观看,继而形成一种“粉丝文化”,刺激市场的活跃。
这和“口碑传播”的传统宣传策略不同,午夜场往往不需要等待媒体综评问世,纯粹依靠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包括导演、演员或者改编故事等等等等,抓住影迷的疯狂和热情,吸引他们争先恐后入场。
然而,这种宣传策略的弊端在于,它太过依赖影迷的“丧失理智”,不等待电影口碑出炉就迫不及待地进场,只有小部分电影能够采用如此策略;而且,一旦电影质量低于预期,后续可能制造更多伤害。
所以,目前为止尝试午夜场的电影公司终究还是少数,华纳兄弟则是少数在午夜场收获成功的公司——
“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华纳兄弟全部在首映当日安排了午夜场,并且持续刷新北美午夜场的票房记录。
截止到今年七月,北美午夜场票房记录前三名全部由华纳兄弟包办,“哈利-波特与密室”,午夜场八百八十万美元;“指环王3”,午夜场八百五十万美元;“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午夜场八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