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0章 大浪淘沙(第2页)
并且,制作人说服了拉斯维加斯的“凯撒宫”作为电影拍摄地,作为拉斯维加斯最顶级的五星级酒店之一,多年来凯撒宫出现在无数好莱坞电影里,他们根本不缺这一点流量,但凯撒宫也没有预料到,这次的点头合作成为他们最成功的一次商业推广。
一直到十五年以后,依旧有人因为“宿醉”而专程前往凯撒宫入住,在入住的时候说出电影经典台词。
凯撒宫的前台、行李员以及大堂经理必须娴熟地牢牢铭记“宿醉”的一系列台词,为顾客提供最佳体验。
成功,往往不能仅仅只看数字而已。
毫不夸张地说,“宿醉”成为一个文化现象,里里外外地将影响全面扩散,绝对不止是票房而已。
所以,现在出现在安森面前的项目,就是“宿醉”
从创意和灵感来看,的确如此,整个故事梗概以及框架完全差不离;但安森依旧不太确定。
原因有二。
一来,现在才是2004年,距离前世“宿醉”的登场时间还有整整五年。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与歌同行”、“蝴蝶效应”在好莱坞兜兜转转的时间都远远超过了五年;哪怕没有蹉跎那么长时间,从项目立项到筹备资金再到进入剧组最后进入院线,消耗两年三年也并不稀奇。
而安森真正困惑的是时机。
一部电影的成功,往往需要一些运气,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登场,电影才能够收获市场的认可。
最简单直接地,如果“阿凡达”提前数年上市,3d技术没有成功,这部电影恐怕无法创造这样的成绩。
同样,“蜘蛛侠”没有经历“九一一事件”的低谷,在万众瞩目之下登陆暑期档,肩负振兴纽约的期许,也许电影依旧能够成功,但首映周末票房破亿的历史记录,却未必能够再次属于它。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宿醉”,在2009年上映能够成为票房黑马,但提前数年,却不见得能够复制奇迹。
二来,乔恩-卢卡斯斯科特-摩尔
这两个名字依旧略显陌生。
此时安森才意识到,自己全然没有在意“宿醉”编剧的名字,他只依稀记得托德-菲利普斯参与到编剧的撰写里;而电影的编剧——或者编剧们,后来的职业生涯好像没有特别亮眼,只有一次闪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