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第917章 火上浇油

    第917章 火上浇油
 




    热门。爆款。焦点。流量。
 




    词语,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象”全面引爆戛纳电影节的热情,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成为今年的第一个爆款。
 




    官方场刊2.1分,甚至没有及格?
 




    没有关系。
 




    事实上,官方场刊的评分反而成为导火索,进一步引发人们的讨论——
 




    对于官方场刊评分,怎么看?认同,还是反对?高了,还是低了?“大象”这部电影的合适评价是多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迫不及待地试图分享、讨论、交流,成为一种联结和共鸣,字面意义上地,每个人。
 




    如果身处戛纳,到电影首映第三天的时候,依旧没有看过“大象”,那么街头巷尾的谈话里就根本插不上话了。
 




    准确来说哟,不止戛纳。
 




    在全球各地,密切关注戛纳的网友们也通过网络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并且以此为原点,强势出圈,哪怕对戛纳不关注的网友们也注意到了,纷纷加入讨论;但真正有趣的现象就在这里——
 




    这些网友们,不在戛纳,没有看过“大象”,但一个两個言之凿凿、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喜恶分明。
 




    当然,支持者有之,为安森摇旗呐喊的网友着实不在少数;但憎恨者更多,仅仅通过花瓶的先入为主形象,和去年好莱坞那些居高临下嗤之以鼻嘲讽安森“司马昭之心”的声音一样,表达自己的鄙夷。
 




    “反正我不喜欢。”
 




    “估计又是哗众取宠的作品。”
 




    “主竞赛席位应该是暗箱操作得到的吧。”
 




    “自以为能够镀金一下,结果成笑话了。”
 




    “花瓶就别去电影人的场合丢人现眼了。”
 




    熙熙攘攘,沸沸扬扬。
 




    官方场刊评分,则成为喷子黑子们最强有力的证据:看,官方场刊都这样说了,安森赶快洗洗睡吧。
 




    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却一个个自信满满地指点江山,不要说拿着鸡毛当令箭了,甚至鸡毛都没有也还是一样空手挥舞着令箭。
 




    然而,这一幕,却令人惊叹。
 




    现在还是2003年,欧洲三大电影节依旧正在摸索网络推广方式,甚至不算起步,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媒体;所以,电影节新闻往往存在一定延迟,普罗大众们需要等待记者们编辑们撰写稿件发布之后,才能够了解前线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