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绝对热点
“八月三十一日乐队才华横溢精彩绝伦的演出惊艳格莱美!”
“职业生涯首次公开正式演出,八月三十一日乐队以真材实料证明自己为什么能够横扫欧洲大陆。”
“碧昂斯惊艳开场,但八月三十一日乐队闪耀格莱美之夜。”
“年度新人。年度专辑。八月三十一日乐队成为格莱美最大赢家。”
“安森-伍德:他,真的只是瓶吗”
惊艳,赞叹,欢呼——
熙熙攘攘地,一片热浪,整个北美大陆新闻媒体的标题关键词全部清一色朝着八月三十一日乐队汹涌而去。
不仅如此,世界各地媒体也纷纷投来关注的视线。
“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引领摇滚复兴狂潮。”
“第四十六届格莱美落幕,摇滚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格莱美收视率创造二十年新高,安森-伍德居功至伟。”
1984年,格莱美在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迈克尔-杰克逊横扫八座奖杯,“颤栗”这张专辑载入史册,颁奖典礼更是横扫五千七百万收视观众,树立一个至今无法超越甚至无法靠近的巅峰。
在那之后,不要说五千万了,收视人数再也没有能够突破四千万,那一夜的辉煌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今年,整整时隔二十年,格莱美颁奖典礼再次迎来新高,收视人数达到三千七百万,打响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如此成绩甚至超过了上个月的金球奖——
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居功至伟。
从数字从成绩从得奖结果种种来看,格莱美赢很大。
当然,赞誉之余,颁奖典礼也收获一系列批评。
八月三十一日乐队也好,碧昂斯也罢,在艺术创造层面都不是今年最突出的歌手,格莱美选择嘉奖他们,与其说是专业层面的考量,不如说是跟随人气潮流的结果,这和去年颁奖结果的大胆创新相差甚远,着实令人扼腕,格莱美应该锐意进取、趁热打铁才对,而不是被潮流夹带着前行。
然而,这一切已经无损于格莱美全面狂热的姿态。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部都在热议今年的格莱美——
美国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才是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