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026 一种乐趣(第2页)

 难怪人人都说,英国伦敦西区的经典剧目总是在反复排练,莎士比亚的剧目版本估计已经多如繁星,但不同时期依旧有着不同版本在继续上演。

 看,这就是不同——

 演员的理解与表达。

 同一个角色,可能呈现截然不同的姿态。

 当然,安森现在还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但一点点讨论却推开那扇大门,这着实是有趣的事情。

 所以,尽管黛博拉转移话题,但安森并不介意——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一口吃不成胖子。

 一切,才刚刚起步,不急,不急。

 顺着黛博拉的思绪,安森也跟着转入另一个可能。

 格子衬衫搭配大黄靴。

 这就是典型硬汉的装扮,带有得克萨斯州伐木工人的硬朗,和“老友记”里的一众角色气质截然不同,准确来说,和纽约氛围也格格不入。

 其实,这也是一种突破——

 蛮不讲理地,以这样一个具有破坏性的角色完成破局。

 且不说化学反应如何,至少观众印象会非常深刻。

 安森细细打量一番,这套穿着搭配并没有什么特别,但角色设定却带来一些思考,他有些好奇。

 “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t-eastwood)在西部电影里那样的硬汉吗?沉默寡言,怒目金刚。”

 如果是这样,那就完全符合玛塔的预期,一个合格的花瓶,不需要太多表演,全程面瘫就已经足够。

 而且,这样的硬汉能够彰显出男性荷尔蒙的张力,和“老友记”里的三个男人也是不一样的风格。

 安森记得,布拉德-皮特在“大河恋”和“燃情岁月”里就是这样的风格,将颜值与气质的光环开到最大。

 黛博拉能够品味出安森话语里的些许迟疑,“怎么,你没有信心?”

 安森满脸坦然,“花瓶的功能应该是展现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根据装潢的风格试图改变自己的风格,对吧?”

 黛博拉哑然,居然……无法反驳。

 但黛博拉总觉得,安森的话语没有结束,没有为什么,就是一种直觉。

 果然——

 在黛博拉的注视里,安森嘴角轻轻上扬,“我有一个想法,从你那儿得到的灵感。”

 “一个硬汉,强硬、利落、潇洒,用眼神展现自己的魅力,仿佛一个眼神就能够把苍蝇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