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074 满腔真诚

 事情,有些复杂。

 但简单来说,创新艺术家首先追逐公司利益,其次才是个人利益,独一无二的模式奠定了他们的地位。

 而其他经纪公司则相反,他们首先追逐个人利益,其次才是公司利益。

 从公司层面来说,创新艺术家确实是一個巨无霸,毫无疑问的领头羊,对整个行业都具有深远影响力;而从个人层面来说,选择创新艺术家或者其他经纪公司,各有利弊,归根结底还是看个人的选择。

 不同抉择,就可能将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对经纪人和艺人来说,有差别但非常相似。

 从埃德加选择威廉-莫里斯就能够看得出来,他有野心。

 其实,选择经纪人,对安森来说稍稍不同,一个另外的课题——

 尽管经纪人的工作职责比较庞杂,但在好莱坞,可以简单划分为两项。

 其一,挑选作品。

 其二,谈判薪资、规划行程、沟通消息。

 前者,考验的是经纪人的艺术鉴赏能力。

 比如九十年代末,初代“007”肖恩-康纳利(sean-ery)忽然对科幻电影感兴趣,要求自己经纪人寻找一个项目,结果他听从经纪人的建议,先后拒绝了“黑客帝国”和“指环王”,原因在于看不懂剧本。

 再比如2007年,马特-达蒙同时接到“谍影重重3”和“阿凡达”的演出邀请,因为档期冲突必须二选一,根据经纪人的建议再三斟酌后,马特拒绝一千五百万美元加上10%票房分红的“阿凡达”邀约选择前者。

 一直等待电影上映,演员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有时候是一部票房大片,有时候则是一部金棕榈或者奥斯卡最佳影片。

 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并且还在继续上演,这就是考验经纪人能力的时刻。

 后者,考验的是经纪人的谈判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关于片酬,这件事无需赘言,创新艺术家推动“两千万俱乐部”的发生就是最好证明;而另外一部分也有一个好故事。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追逐奥斯卡小金人的故事人尽皆知,最后在2016年凭借“荒野猎人”终于圆梦;但在这之前,他一直渴望和马丁-斯科塞斯(martin-scorsese)合作,然而始终没有能够找到机会。

 为了和马丁合作,莱昂纳多前后更换五位经纪人,他对经纪人的唯一要求就是和马丁搭上线完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