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110 角色畅想

 在“公主日记”里,迈克尔的出场时间全部加起来也不到十分钟,不要说人物弧光了,就连一些简单描述也有限,纯粹就是“负责暗恋米娅”然后“成为米娅的舞伴”,这基本就能够涵盖全部剧情了。

 那么,这样一个花瓶,需要什么演技需要什么设定吗?

 演员只需要出场,然后耍帅,再然后税前二十五万美元的支票就顺利到账。

 句号。

 当然,安森可以这样,躺着演完这部电影。

 但安森不想。

 哪怕不是为了“公主日记”,为了自己未来能够出演更多电影、赚取更多片酬,他也应该认真研究研究。

 更何况,安森对花瓶有着不同的理解。

 花瓶,的确是花瓶,但这个花瓶是古巴比伦的花瓶还是古埃及的花瓶、贵族的花瓶还是平民的花瓶、装饰性花瓶还是密室逃脱里隐藏通关线索的花瓶,这都格外重要,甚至能够改变电影的基调。

 一直以来,人们对角色的印象往往是局限的。

 现在普遍观点认为,需要情节需要台词乃至于需要冲突,才能够展现角色棱角,所以观众非常喜欢看“炸裂情节”,看演员“飙演技”,只有真正“飙”起来,才能够看到演技。

 然而,了解表演的专业人士观点则不同,能够飙起来的演技,相对而言是简单的,同时也是表面的;于无声之处听惊雷,这才是高级的表演。

 此时,暂时不谈演技的难度,单纯讨论角色印象,从上次和黛博拉讨论保罗这個角色的造型就能够看出来——

 当一个角色登场的时刻,其实印象就已经成型了。

 简单举例。

 “银河护卫队”里星爵的登场,皮夹克、随声听、还有不断飘扬的复古金曲,这些细节就已经为角色的情感软肋、出身家世以及性格特征埋下伏笔,显然,这和美国队长、钢铁侠是不一样的角色。

 台词?情节?冲突?

 在它们派上用场前,角色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色彩。

 视线,重新回到“公主日记”上。

 恰恰就是因为迈克尔戏份少,短短十分钟都不到,所以安森更需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以及每一次登场,为这个花瓶增加一些图案、线条和色彩,这样才能够让角色饱满起来,最后成为剧情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