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压轴好戏(第2页)
那惬意的模样,就好像刚刚不是试镜而是几个朋友侃大山,额头上一滴汗都没有,步履轻盈肩膀放松,上前和安森握手,然后顺势撞了撞肩膀。
希斯拍拍安森的肩膀,“好运。”
然后,希斯就已经迈着脚步,不紧不慢地离开,以至于安森站在原地,笑容也忍不住爬上嘴角。
没有再迟疑,安森提起背包,随意地跨在肩膀上,推开会议室大门,进入这个充满神秘的房间。
其实,房间非常普通,方方正正的一间排练室,临街是一面玻璃落地窗,正对着整整一面镜子墙,然后背对落地窗摆放着四张长桌,零零散散地坐着几个身影。
他们全部背光落座,将脸孔的表情隐藏在光阴里,确保试镜者看不到他们的眼神却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他们的视线里。
一个摆设,就暗藏玄机,从心理层面施加压力。
这是安森首次参加如此类型的试镜,公开的试镜。
倒不是说此前的试镜就非公开,而是多位面试官、多位竞争者全部聚集在一起,同一时间展开先后试镜,对双方来说都能够直接看到不同脸孔并且形成鲜明对比,整个竞争的氛围也就截然不同。
此前,四位演员已经陆续登场,现在再轮到最后的安森,不管是期待值提升还是精疲力尽丧失专注,对安森来说都是挑战,一次意想不到的挑战。
——不是压轴,而是大轴登场。
“压轴好戏”,人尽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压轴的后面,其实还有一个大轴,那才是一整天演出的收官。
这些称呼,全部源自京剧。
旧时,戏园子演白天戏,从十二点开锣一直演到傍晚六点,戏目繁多,一般分为三段:
前三出为新角儿或者学生演出;中三出稍稍出彩;后三出则为最受欢迎的戏。
每三段的最后一出戏,就被称为“轴子”——
前轴子,中轴子,大轴子。
于是,倒数第二出戏就被称为“压轴”。
那么,为什么人们常说最精彩最好看的表演是压轴而不是大轴呢?
这同样来自京剧传统,派戏人总是将唱功最好的戏、也就是剧组台柱演员的戏,排在第三段的倒数第二个。
原因,和传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