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219 力挽狂澜(第2页)

 而现在,凯特没有掩饰也没有慌乱,眼看着这场戏就要跑偏轨道,但安森的反应却赋予场景全新含义:

 因为玛丽-简没有掩饰,彼得-帕克从一开始就发现玛丽-简的侍应生制服,反而彼得-帕克却不认为玛丽-简在说谎,她可以一边端盘子工作一边试镜追逐梦想,二者之间没有冲突,他全力支持玛丽-简。

 这份纯粹,不参杂任何利益的错杂,以不同的方式,将这场戏拉回轨道,同时让场景诠释出不一样的味道。

 恰恰就是这些小细节,将角色一点点构建起来,仿佛真的能够看到渐渐成熟长大却依旧保持赤子之心的彼得-帕克。

 这样,似乎也不错。

 那么,问题在哪里?

 按照剧本的最初构想,这個场景里,不仅展现彼得-帕克的成长,同时也为玛丽-简的心态改变做铺垫——

 如果电影想要真正打动观众,那么玛丽-简就不能只是一个花瓶,即使再简单再粗糙也需要一个人物弧光。

 这也是他们希望看到两位演员身上碰撞出来的火花。

 而现在,安森的演绎之中,彼得-帕克变得更立体更生动了;凯特却让玛丽-简成为一个彻底的花瓶。

 不过,既然安森力挽狂澜控制住了局面,试镜就应该继续下去,山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他需要扮演路人甲,也就是餐厅老板,他对着彼得-帕克和玛丽-简呼喊,“大明星!你的收银机里短了六美元。下次就要直接从薪水里扣。”

 煞风景。

 凯特看向眼前的安森,笑容依旧在嘴角,却渐渐僵硬起来,有些不自在,然后抬起眼睛假装望天,似乎完全不知道那个声音呼喊的对象是谁。

 然而,这一幕着实有些出戏——

 一秒进入“美国派”式的青春爱情喜剧,凯特就好像拉拉队队长,无视辛德瑞拉式女主角的存在。

 在这里,玛丽-简矛盾而错杂的情绪完全因为凯特望天的动作而失去了展现空间,哪怕凯特不想通过眼神和表情来展示细节、层次,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比起望天来说,低头也更加符合这里的状况——

 低头,某种程度上代表羞愧和窘迫;而抬头,则或多或少带着些许骄傲和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