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264 灵感激发

 轻盈,却丰富。

 细腻,而错杂。

 简单,又立体。

 这一场戏的精彩,完全出乎意料。

 严格来说,不是“完全”,因为剧组都知道这场戏的重要,在动作电影里,动作以及特效场面决定作品的下限,而文戏则决定作品的上限,这场戏在“蜘蛛侠”里就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所有人都保持紧张。

 拍摄,本身难度不大,全部重量落在两位演员身上。

 然而,重点在于,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表演不需要太复杂,如果太过专注表演,试图挖掘出深度,不仅可能破坏电影节奏,而且和电影整体氛围也格格不入,演员如何拿捏分寸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特别是安森。

 暂时撇开花瓶的刻板印象不说,这是安森职业生涯首次担任电影主角,主角和配角是绝对不一样的,站在聚光灯底下,安森是否能够展现角色魅力。

 结果?

 大吃一惊的,不是戏份的精彩,而是表演的精彩。

 安森着实完成了一次精彩绝伦的表演。

 按道理来说,这场戏的焦点应该落在本叔叔身上,因为他将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但安森以富有层次且形象生动的表演扩展了整场戏的解读空间。

 谁都没有想到,真正的神来之笔反而是没有台词的数次沉默,在沉默之中的对峙,肢体语言展现的挣扎与徘徊,让情感满溢,留白之美展露无遗。

 而且!

 最值得细细品味的居然是彼得下车之后的留白。

 他的犹豫、他的拉扯、他的矛盾、他的倔强等等等等,完全展现青春期的迷茫,为后续的情节完成铺垫——

 正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倔强和盲目铸就了错误,也正是因为明白到自己青春期的叛逆导致了灾难,所以,一夜长大。

 站在监视器后面,看着那个身影站在车流面前的反复,现场观众的心脏都不由高高拉扯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希望改变历史、希望彼得能够追上本叔叔的车子道歉。

 这一系列动作,一下就让剧情的脉络充盈起来。

 显然,安森不仅理解了角色,而且完全吃透了情节,在有限空间里,以人物的动作来展现心理,进而不动声色地完成铺垫,角色和剧情都饱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