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3页)

 抛去出门之前购买年礼的费用,以及在外七七八八的支出。

 现在手上除了价值五千两银子的金叶子以外,不算上小半夏那一笔五百两存银,现银只剩五千五百两了。

 顾文轩不算也猜得出差不多这个数。

 从赵家当铺那赚了一万七百两,加上他媳妇在如意坊收的六百五十两。

 这里就有一万一千三百五十两。

 换了价值五千两银票的金叶子,也就是说还剩六千三百五十两银子。

 别的支出不说,单单囤的粮食,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就了三四百两银子,加上年礼和回礼支出。

 不算收到的回礼价值几许,囤的物资都塞不进约有一百平的地下室,仅仅了八百两的银子多吗?

 周半夏哑然失笑。

 确实不多。

 就是之前在老院听说五郎如今在老婶她爹所待的粮铺当伙计,月钱才两百文,一下子觉得多了。

 顾文轩哭笑不得。

 这要怎么说呢。

 读两年书是有用,起码能写会算,但刚去当伙计不可能立马给四五百文月钱。

 像三郎就了差不多三年类似学徒工的时间,月钱才提到四百文,如今才跟在掌柜身边做事。

 “你有没有觉得好奇怪,你大伯既然当账房,他干嘛不亲自带儿子?不对,他原本是带四郎这个儿子的?”

 周半夏见他披头散发点头,不由笑了,“今晚还看书吗?”

 “先歇一晚。”顾文轩摸头发,不是错觉,被风帽戴的,确实捂出汗味了,“四书五经背完了,明早起再看各大家批注。”

 周半夏诧异。

 她知道顾文轩背的四书五经,是朝廷硬性规定的以朱子集注为主的版本,比起原著,内容可多了不少。

 “这么快?”

 “前后两个月,差不多六七天背一本书,分摊开用不了多少时间。当然,只能算背下来了,不算熟透了。”

 大兄弟,你骄傲了。

 周半夏‘招’来一本《易经》。

 经测试,果真背下来了。

 这背书能力,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