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天祚二十五年》的来历(第2页)

 

“召宋应昌来吧”

 

吩咐完宋应昌,嘉靖又开始闭幕养神。

 

原本其是想派锦衣卫询问高翰文如何对辽国天祚帝时期的事情了解这么清楚的。虽然有各种错乱,但大体总是不差的。

 

没想到在附录拾遗里倒是直接写了出来。

 

原来是改稻为桑那会儿,在淮安府的驿站,胡宗宪见了见高翰文。

也因为这个缘故,高翰文为了思索对策,在淮安多停留了两天。

 

毫无思绪的高翰文,总去淮安的运河边散心。

 

期间遇到淮安的运河船夫投书相见,所投之书内容极为凌乱,言语不通,错乱缺漏。

 

后来单独相见,原来才知道对方是天祚帝第二十五世孙。

 

其祖上传有一本一本记录天祚帝治政缺失的手抄书,原本祖宗是留言等后世明君现世再献上去的。结果从辽灭开始两百多年,愣是没有一个明君。

 

然后在元末明初的战乱中,手稿遗失了一大半。另一个悲剧是,经此一乱,传承的家族彻底衰落了。一句话就是压根没有读书人了。

 

这样很多原本写在手抄书里的故事就只能靠口耳相传了。

 

到宣德年间开始,已经失去地方士绅身份的族人奋力核对增补手抄书遗失,想靠投书博个出身。结果刚修复完整,就遇到土木堡之变。

 

明君英宗北授,乱兵直接把整个家族劫掠一空,从此连地主家都做不得了。好点的做自耕农,坏点的就只能去投靠其他家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