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先秦诸子百家之道家杨朱(第2页)

 

在世界观与认识论的二维四格图上,杨朱自然就是右上的学问,甚至可以说是先秦到大明之间所有学说中右最上的,对微观人的相信,无能超越杨朱。

 

微观个人的认识能力值不值得信任呢?

这里不得不在书里提前做一些概念性的解释,以免陷入后世无休止的嘴仗一般。

 

认识论的认识能力主要是讲通过自己或他人或书本学习获得评价世界中某一事物对自己是好事坏的能力。

 

并不是要求这个人能够有多高深的农学、天文学、工学、算学知识,只需要评价这个事物是否对自己有利就行。

 

有了这个能力,凭着聚沙成塔,人类自然就能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选择出自己的道路,哪怕这个选择有时仅仅只是用脚投票也行,或者这个能力可能面临一些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例外,但只有终究能明白过来就行。

 

总而言之,杨朱的理论依赖一个和平的长期博弈过程,这个期间有多长呢,要长到几乎所有人能够形成对社会公共事务的一致评价。

 

任何组织信息传播的分割隔离措施,任何利用情感制度对利益评价的扭曲都会滞后杨朱这个过程。

 

所以,杨朱的理想如果能够实现,起码也是以千年为单位,这还是要逐渐累积才行。如果中间断代,比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末元朝这种,几乎能够把之前几百年的全民共识积累一夜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