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徐阶的礼——治国捷径(第2页)

 

只是这里,徐阶有点为难人了。

 

语言上,很多人还是不习惯把目的与作用机制区分开来。

 

徐阶这里的作用显然强调的是礼起作用的机制,而不是目的。

 

只是在言辞上,不熟悉新学的徐阶还是没能明确的点名这个问题。这导致现场的听众更郁闷了。礼的作用,如果不是忠君爱民还能是什么呢?或者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到现在,但凡对理论深度挖掘缺少天分与兴趣的,几乎全都闭上眼睛,抓耳挠腮,表现出一副尽力思考,实则神游天外了。

 

张逊肤、宋应昌和云建明作为现场最熟悉新学逻辑词汇的,率先想到了这里“作用”一词的表述歧义,眼前不由得一亮。

 

这三人可不是高翰文那种觉得儒学可有可无的,甚至没有更好。多少有些香火情,能挽救还是得挽救一下的。

 

顺着机制这条路,思路确实开阔很多,但就想一个人贸然打开一扇窗,看到外面的天空,很美好,但一下子又说不上来什么。

 

徐阶看着意足。美中不足的是有三人明明脑袋空空却装出一副略有所得兴趣盎然的样子。

 

“还是老夫来讲吧,礼是一个承诺,为什么礼是治政的法门,根源在于礼是臣子对上的承诺或者声明。一个人的能力可以由经历来检验,但一个人的品性却很难看穿,甚至阴谋诡计故意隐瞒。”

 

“人主如何决策呢?这时礼的作用便凸显了出来。尊礼与否则是人主识臣的尺子。根据事务中对能力与品性的要求,人主调配臣子自然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