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鸿爪ad
第两千七十五章 三百万两银子救灾大善政(第2页)
第七笔,朝廷同意地方组织义民助捐,累计得银八万两。
第八笔,朝廷内阁紧急拨款救灾银,六千两。
总计296.6万两朝廷救灾银,有零有整,号称三百万两救灾银,压根就没怎么夸大。
看到柳常青这个算法,尼玛真的不是来打脸反讽的吗?
好在后附了一个说明,明细仅陈列给皇帝,交内阁与对外宣传的只有朝廷救灾总额,好让河南人永记朝廷恩德。
这,完全不按套路来的。谄媚到隆庆都有些接受不了的地步。
大明由于中央朝廷没钱,一般救灾拨款都少,主要是让地方永官仓去救济。翰林那笔往往就一句救灾就了事了。事实上多数压根就没记载。
没想到,现在六千两银子直接干出三百万两的救灾效果。
这样真的好吗?
很明显,隆庆内心是拒绝这样吹捧的。这要成为惯例,后世得闹多大笑话啊。历朝历代也不见哪个皇帝如此厚颜无耻,没有救灾愣装善人的,传统的儒家仁义道德让隆庆帝感觉脊梁骨都有些凉飕飕的,生怕将来谁来戳两下就没脸了。
但三百万啊,这个名头,隆庆现在太需要了。
有了这么一个大义仁善的名头,将来无论是征兵还是增税,朝廷都会顺利很多。因为百姓会自我安慰,虽然缴得多,但遇到大灾大难朝廷的救灾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