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鸿爪ad
第四百九十六章:高拱与新学(第2页)
考功问题,不得不慎重。
按《天祚二十五年》的记录,天祚皇帝继位后,东京辽阳宰相府已无人愿意去接手了。百官推诿,最后竟然让一个不知名的举人知县萧崇焕去接手了。
东京辽阳,可是大辽五京之一,东京宰相兼留守,可是实打实的北面官的高位,进一步就是北面官枢密院了。
就这么一个职务,竟然无人应承。不得已推出了一个自诩知兵的萧崇焕。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这很明显就考功方案的问题。在东京,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不得不面临百官弹劾。如果啥也不做也会在金兵的轮番进攻下左支右拙,难免战败受黜。
一句话,大辽的考功制度不能包容、培养新人官员,到最后只能让大言不惭“五年复东京”的萧崇焕上位。事实上,就这么个大言不惭的,已经是大辽官员中难得的人物了。因为其他人根本不想也不敢去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