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维人生崇山小农
第44章 送温暖(第2页)
整个村庄坐落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隐约可看到有些人家高高低低散落在山坡上。村小学与村委会在坡下路边较为宽阔的平地上,是村里唯一的水泥砖瓦建筑,其他人家几乎都是窑洞,个别富裕人家用青砖砌了门洞窗户。
张亮随副局长去看望第一户贫困人家,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爬了十几分钟,才到达土崖下的一块小平地,那里是他家的院子所在,大约只有几十平米。也许知道今天有人来,树枝扎成的栅栏门折叠到一边,院中的积雪已清扫到一旁,堆在院中的几棵枣树根部。布门帘掀起,一个老人蹒跚走出,佝偻着腰,面带谦卑的笑容,迎接客人。
屋内的光线有点暗,老人忙打开电灯开关,灰暗的灯光下,土炕上坐着一位老太太,据说已瘫痪几年,但收拾的还算整齐。老太太眼睛木讷的看着来人,屋内设施简陋到极点,一张老式八仙桌,旁边一把旧椅子,一个砖头搭的灶台,灶台旁是和面的案板。两个存放粮食的瓮,一个水缸,一个旧柜子存放衣物。除了电灯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张亮来自农村,知道有些人家生活困难,但如此艰难的生活他还是第一次见。老人没有儿女,是低保户,每月有几百元钱,但老两口基本失去劳动能力,老太太还需要吃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老人很感激政府,他说要是没有政府帮助,他们老两口早就入土了。还有一家贫困户是个残疾人,没有结婚,一人过日子,情况比老人好一些。
最特殊的一个贫困户是个四十多岁的单身汉,拿村干部的话就是有点脑子不够数,人又懒,不肯出力,也不愿出去打工,每年就等着政府救济,慰问的不及时,他还发牢骚。
整个村子里几乎剩下一些老人留住,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村子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又没有什么经济作物,地块小还缺水,看天吃饭,在这样的地方要想致富确实很难。
张亮随副局长去看望第一户贫困人家,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爬了十几分钟,才到达土崖下的一块小平地,那里是他家的院子所在,大约只有几十平米。也许知道今天有人来,树枝扎成的栅栏门折叠到一边,院中的积雪已清扫到一旁,堆在院中的几棵枣树根部。布门帘掀起,一个老人蹒跚走出,佝偻着腰,面带谦卑的笑容,迎接客人。
屋内的光线有点暗,老人忙打开电灯开关,灰暗的灯光下,土炕上坐着一位老太太,据说已瘫痪几年,但收拾的还算整齐。老太太眼睛木讷的看着来人,屋内设施简陋到极点,一张老式八仙桌,旁边一把旧椅子,一个砖头搭的灶台,灶台旁是和面的案板。两个存放粮食的瓮,一个水缸,一个旧柜子存放衣物。除了电灯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张亮来自农村,知道有些人家生活困难,但如此艰难的生活他还是第一次见。老人没有儿女,是低保户,每月有几百元钱,但老两口基本失去劳动能力,老太太还需要吃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老人很感激政府,他说要是没有政府帮助,他们老两口早就入土了。还有一家贫困户是个残疾人,没有结婚,一人过日子,情况比老人好一些。
最特殊的一个贫困户是个四十多岁的单身汉,拿村干部的话就是有点脑子不够数,人又懒,不肯出力,也不愿出去打工,每年就等着政府救济,慰问的不及时,他还发牢骚。
整个村子里几乎剩下一些老人留住,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村子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又没有什么经济作物,地块小还缺水,看天吃饭,在这样的地方要想致富确实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