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小的们,跟我走!(第3页)

 其他家里,十三四岁已经不算小孩儿了,是半个劳力。

 唐文风挥了挥手里剩下的两个红封:“谢了啊潘叔,等会儿你可得多吃点。”

 潘瞎子哼道:“我可不会客气。”

 “快快快,端菜吃饭。”苗桂花将一盘甜酸鱼放到桌子中间,招呼着。

 家里人多,你一盘我一盆,不一会儿就端完了。

 家里人多,分了两桌。菜都是一样的。

 孩子们第一次看见这么多肉菜,一个个齐声哇了声。

 然后乖乖等着爷爷奶奶动筷后,这才迫不及待将筷子伸向自己想要吃的菜。

 几个小的用筷子还不熟练,急得一个劲儿喊娘。

 “来来来,急什么,都有都有。”徐香草给小女儿唐柳夹了个肉丸子放进碗里,用筷子一点点夹碎后,让她自己慢慢夹着吃。

 唐文风不爱喝酒,便溜到了苗桂花他们这桌来。

 夹了一块扣肉吹了吹放进嘴里,不用嚼就能抿化,好吃。

 一顿饭一直吃到月上枝头才慢慢停下筷子。

 唐文风吹着碗里的排骨蘑菇汤,一口一口的填着胃里的缝儿。

 虽然知道吃太撑了不好,可是平日里吃的太素,真的忍不住。

 一家子都吃撑了,歇了会儿才起身收拾碗筷。

 收拾完后,苗桂花往油灯里续上油,拿针挑了挑灯芯,让火苗燃的更旺些。

 过年这天,油灯是要点通宵的。

 有钱人家里是点蜡烛。

 而更穷一些的人家舍不得灯油,就点香。

 将两个炉子埋好碳,把大门打开,一家人坐在堂屋里小声说着话,时不时往外看一眼。

 潘瞎子一个人住,又喝了酒,唐成河不放心他一个人摸黑回去,便和大儿子去送他。

 听见院门打开的声音,知道人回来了。

 苗桂花赶紧招呼父子俩:“快过来烤火,大过年别冻着了。”

 唐成河坐下后,说:“刚和老大回来的时候,听见老宅那边在吵架。大过年的也不消停。”

 苗桂花撇嘴:“你管那么多,他们爱吵吵。”

 唐成河知道她不待见那边,便道:“我才不去管,我就那么一说。咱们自个儿好好过就成。”

 “爹,吃花生。”唐文风将花生粒扔进嘴里。

 这东西收成少,少有人种。他们家也就过年过节买点来吃。

 不过今年他们家倒是没买,是学堂先生送的奖励之一。

 唐成河笑着点头:“好,吃吃吃。”

 子时一到,唐成河便带着两个儿子和弟弟出门去放爆竹。

 村里舍得钱的买爆竹,舍不得的就砍了竹子回来烧。

 原本趴在自个儿娘怀里打瞌睡的小孩儿们被爆竹的声音吓醒,嘴一扁就要哭。

 “不许哭,大过年的哭不吉利。”

 几个小的吸吸鼻子,委委屈屈地窝在亲娘怀里。

 爆竹放过后,苗桂花又往油灯里添了油,挑了挑灯芯,便挥手赶人:“行了行了,都回去睡觉吧。”

 一家人打着哈欠各自回了屋。

 第二天一大早,唐家人就起来擀面皮剁馅儿包饺子。

 一人一大碗饺子吃下肚,浑身都暖洋洋的。

 “那些个尖酸刻薄的家就别去了啊。”将巴掌大的布兜兜挂在孩子们的胸前,苗桂花叮嘱道:“莲姐儿,你最大,你看着点。”

 唐玉莲点点头应了声。

 唐文风也有些想凑热闹:“娘,我四月份才十一,我不能去讨个吉利?”

 苗桂花笑骂道:“你好意思挂个布兜兜,和弟弟妹妹侄子侄女挨家挨户讨零嘴?”

 当地风俗,初二这天,家家户户的小孩儿都可以去其他人家里讨要零嘴,不拘多贵重的东西,几粒南瓜子,两颗花生都行。

 谁家去的小孩儿越多,就代表越受欢迎,来年就会更旺。

 唐文风想了想,挺胸抬头:“好意思!”

 反正他现在年纪小,就不要脸了。

 他还没有过这种挨家挨户讨要零嘴的经历呢,必须体验体验。

 一刻钟后,和侄子侄女弟弟妹妹挂着同款布兜兜的唐文风雄赳赳气昂昂地一挥手:“小的们,跟我走!”

 一群小的迈着小短腿儿紧跟在他屁股后头。

 苗桂花唐成河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