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匪脚踝骨折

第三千一百一十一章 试铳(第2页)

 

这样的火枪,等于多用一支便需要比正常火铳多一倍的人力。

 

也就是说一支火枪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使用。

 

原来木叉是用来托举火枪铳管用的,而且有专人蹲在地上用手扶着木叉。

 

他带着代善等人来到了旁边不远处的另一个营帐。

 

叶夫根尼已经不是第一次与清国人打交道,很容易从面前这几个清国官员的衣服上,辨认出哪一位的官职最高。

 

这些罗刹人或许汉语不精通,但是对于蒙古语却十分熟悉,而且也能够熟练的交流。

 

空地上摆放了几只木靶。

 

叶夫根尼让两名罗刹人拿着自家的火枪上前。

 

“让咱们的人也试一下。”代善对身边的人交代道。

 

这时候,代善才发现那根木叉的作用。

 

罗刹人守卫闻言后,转身了营帐。

 

“主子。”

 

火绳枪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明国有,他们大清的工匠也能够造出来。

 

“这位便是我大清的礼亲王。”满人将领向叶夫根尼介绍起代善。

 

打放完,汉兵把火枪交还给罗刹人,而自己来到了代善的跟前。

 
代善带来的两名汉兵上前,从罗刹人手中接过火枪和木叉。

 

而看到这支火绳枪的代善眼眶微微一缩。

 

清国自己虽然在制造火器上不怎么出色,但清国不缺少懂得火器的官兵,或者说不缺少从明军投靠过来的官兵。

 

“主子,东西拿来了。”

 

另一名汉兵蹲在地上手里竖起木叉,让铳管搭在木叉上。

 

这名奴才转身来到人群外面,从另外一人的手中接过来一个用布裹住的长条形状的东西,又跑了回来。

 

但他不傻,清楚的知晓能被称作亲王的人肯定是一国重要的人物。

 

很快,代善带着一众满汉官员和叶夫根尼一行罗刹人来到了空地这里。

 

一名罗刹人转身进去通禀。

 

其中一名汉兵熟练的给火枪里面装填药子,而且按照罗刹人交代的量多装了一些。

 

“把本王让你带来的东西拿过来。”代善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