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
第六百八十九章 觊觎生大祸(第3页)
刘宝正家的笑道:“此次我奉了我家太太之命,进京办事,刚入神京便听到太太家中喜事儿。
听说太太膝下养了一位极其出众的哥儿,还是衔玉而生,天下罕见的奇兆。
且这位哥儿还生的极好容貌气度,这些奇异之事都汇聚一人身上,这位哥儿岂不是神仙般的人物。
也是贾太太一身福泽非同凡响,所以才能养出这等天下少有的哥儿。
我还听说这位哥儿刚过十五,现下已订了一门贵亲,是神京富贵闻名的皇商夏家。
当真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再没听过有这么好的事情。
要说我们太太和贾太太,虽然相隔两地,但当初也都出自金陵名门,各自嫁入豪门世家。
还有一桩极巧的事情,我们太太养的四公子,小名也叫宝玉,竟和太太的哥儿一个名。
只是我们家的宝玉,可没太太的宝玉这么尊贵奇异……”
……
刘宝正家的既要求王夫人办事,来之前自然已做过功课。
宝玉的一些事情,原本她在金陵便有耳闻,昨日稍加安顿之后,便打听些贾家二房之事。
神京贾家是都中大族,如今因为贾琮的缘故,更成众目睽睽之所,想要打听贾家之事,自然十分便利。
且她是内宅仆妇,一辈子在世家大族打滚,自然最懂内宅主妇心思,只要逮住她们的嫡子,死命夸赞准错不了……
这在刘宝正家的只是妇人的俗套手段,但她那些好话听到王夫人耳中,如同掀起层层波澜,让她难以自己。
衔玉而生,尊贵奇异,生得极好容貌气度,神仙一样的人物……
这些话每一句都说到王夫人心坎上,让她整个人像掉进滚水热汤之中,从心底往外的舒坦……
更让她心中思绪翻涌……
自东府那小子继承世爵,就抢走我宝玉的所有光彩。
这一年我宝玉过得都什么日子,不是宗人府上门闹事,就是三天两头出事,被老爷来回谩骂责打,着实太可怜。
一会儿打得下不了床,一会儿又摔破头血淋淋,还当着各家老亲的面,在荣庆堂口跪瘸了膝盖。
我的宝玉这么懂事乖巧的哥儿,过得也是太苦的,这都怪东府那小子,天生命硬,夺人气运,见谁就克谁……
……
王夫人仔细算算日子,这都多久没人这样夸过我的宝玉,且句句话都说到关窍之处,
这一辈子,王夫人就指望这些话来得意,竟被刘宝正家的一气全说了出来。
她心中不禁惊叹,这妇人不过是甄太太的陪嫁婆子,竟然就有这等见识,这么清楚我宝玉的好处。
怎么贾家就没多几个这等明白人,不然家里也不会闹成这个样子……
……
刘宝正家的看到王夫人脸上惬意的神情,心中不禁有些得意,想着火候也差不多了。
便把手上紧攥着的乌檀小箱,轻放在王夫人身旁案几上,然后打开箱盖,顿时珠光宝气,再次耀人眼目。
王夫人刚进入正堂,便注意到刘宝正家的手中攥着箱子,好像从不离手,没想到竟是个宝箱。
她有些神情讶异,问道:“刘家的,你这是个什么意思?”
刘宝正家的笑道:“我来之前,太太就让我拜会贾太太,上次太太来京,多蒙贾太太款待,这份情谊不敢忘。
原本便有薄礼奉上,如今你家哥儿定亲大喜,那些礼就拿不出手,这小箱里都是甄家一些零碎老物件。
就当送给哥儿的红喜贺礼,还望贾太太不要推辞,不然我回了金陵,太太必说我不懂礼数,丢了甄家脸面。”
王夫人心中吃惊,这甄家好生阔气,第一次上门,随随便便就送一箱珠宝。
她出身世家大族,一贯见过许多世面,也是个识货之人,这一箱东西看着得值四五千两……
……
如果以往,四五千两银子,真不太放王夫人心里,但如今时过境迁,她不再是手握荣国财权的当家太太。
而且王熙凤精明厉害,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她留在西府的耳目手脚,斩灭得一干二净。
如今王夫人即想伸手牵扯都不能够……
加上为女儿元春谋求宫中圣宠,托了亲家太太的大人情,结果一万两银子扔下去,连个响声都没听到……
到了今岁年尾,还要给宝玉操持和夏家的亲事。
按着王夫人的心意,宝玉的亲事怎么也要花万两银子,这样才有足够体面,才符合她宝玉的身份。
要是在算上给夏家的大批聘礼,可能还不止这个数目。
但如今王夫人这等情形,手头哪里还有这么多私房银子。
虽然宝玉成亲,因老太太还在堂,荣国府公中必定要拨银子的。
但王夫人也是管家多年之人,比外人更清楚荣国公中的底子。
要按往年来算,荣国公中一年会有近两万两入账。
遇上宝玉成亲大事,即便拨出一万两用度,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用下年填补亏空。
但如今她已不是当家太太,早已没有任何权柄。
且从上年开始,朝廷推行新政,每年多出大笔夏秋田赋,需要按时缴纳。
琮哥儿降等承袭荣国爵之后,西府又少了五百石爵产。
王夫人曾私下盘算过,如今西府公中一年入账,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万两。
这些银子如今可是大房家私,怎么可能为了二房宝玉的亲事,一股脑儿都给了自己。
即便有老太太的脸面,贾琮和王熙凤勉强支出五千两,再多只怕是不能够了。
王夫人早已私下打过算盘,心中一直为这事头疼,如今自己两家嫁妆铺子,可没太多东西可变卖……
没想到想要打瞌睡,偏有人送来枕头。
王夫人看了小箱里的珠光宝气,心中不禁跳动,有了甄家这箱贺礼,宝玉亲事就能够体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