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黄金时代睡觉会变白

第944章 一家三口



    80年代是文学与诗歌的黄金年代。

    90年代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单纯与理想逐渐被吞噬,文艺青年变成了一种被嘲笑的对象。90年代末,吕乐拍了一部戏《诗意的年代》来哀悼文学的消逝,褚青、王彤主演。

    新华书店里仍然有不少人。

    学生们放寒假,是最大的一个清澈而愚蠢的消费群体。陈奇走了进来,嘘了一声,悄悄走到于秀丽后面,道:“噢!我亲爱的妈妈!”

    “妈呀!”

    于秀丽吓了一跳,抬手给了他一下:“你个败家孩子,我一把年纪吓出病来,你咋过来了呢?”

    “让你赶紧过去带孩子啊,壮壮想爷爷奶奶了!”

    “得了吧!”

    于秀丽啐了一口,道:“你丈母娘走了,想起我了?我还没放假呢!”

    壮壮平时由龚雪母亲带,春节期间人家回上海,于秀丽和陈建军会在儿子家待几天,一块过年。于秀丽如今是这家店的经理了,陈建军也是发行部门的小领导。

    爹妈借了儿子的光。

    门框胡同那大杂院,百年后说不定得挂一块牌子:陈奇故居!

    他跟于秀丽嘻嘻哈哈了一会,示意司机拎过一个包,取出一张音乐贺卡,打开放出《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问:“妈,你见过这东西么?”

    “哟!音乐贺卡啊,我见过进口的,要8块钱呢!”

    “这破玩意8块钱?”陈奇吓道。

    “进口的嘛!国内还没有呢,你从哪儿弄的?”

    “我从香港带的,一共50张,放你这里卖一下。你试验试验价格,6块、5块、3块,哪个区间群众能接受?但不要低于3块钱。”

    “你这不合规定!”于秀丽为难。

    “回头我跟你们老总打声招呼,你先卖着。”

    陈奇抱了一下老母亲,道:“那我走了啊,你和我爸早点过来,壮壮想爷爷奶奶呢!”

    “he……tui!”

    于秀丽用一口唾沫送儿子出门。

    陈奇与华润、华科先对音乐贺卡做了细致研究,如果供应链搭建完成,在珠三角的厂子生产,大规模出货可以将成本压到1块2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