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日本入侵(第2页)
“我明白了,先生!请交给我吧。”
舒尔霍夫立刻道。
“我们收购哥伦比亚唱片,美国舆论反响如何?”
“他们大多感到恐慌,视为日本文化的入侵。”
“这并非日本文化的入侵,我们的战略是全球本土化,我们收购那些优秀的公司,但不会凸显日本特色,让他们保持本土特点。你行动的同时,要注意舆论影响。”
盛田昭夫反复叮嘱,舒尔霍夫连声附和。
舒尔霍夫,一听名字就是个德裔了。他很熟悉美国市场,与盛田昭夫的私交也很好,所以负责索尼在美国那边的事务。
眼下,他接到了一个新任务:收购一家好莱坞公司!
…………
3月份,洛杉矶的日照归来,又进入温暖舒适的春季。
舒尔霍夫回到美国,马上开会研究。
好莱坞以前是八大:华纳、联美、米高梅、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环球、派拉蒙、哥伦比亚。但联美被米高梅收购了,现在是七大。
索尼肯定不会收购小公司了,直接瞄准巨头。
舒尔霍夫知道有难度,但盛田昭夫派下任务,自己必须完成,先对七大进行了问价。
瞬间在好莱坞掀起震动!
有家底厚实的,比如华纳,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嘲弄:“日本人买了唱片公司还不够,居然瞄准了好莱坞!他们真以为有钱可以买下一切?哼!暴发户!”
嘲弄归嘲弄,心里还是泛酸的,因为真特娘有钱啊!
迪士尼莫名其妙,我做美国动画片的怎么可能卖身日本?直接拒绝。同样,还有环球、派拉蒙几家,这些都是财政状况良好的。
米高梅经营欠佳,一屁股债,态度比较暧昧,表示愿意谈谈。
最后便是哥伦比亚了。
……
此刻,哥伦比亚公司的看片室内,银幕上正放着一部《伤心旅店》。
好莱坞一部电影上院线之前,要经过数轮的内部试看,请专家和观众提意见,进行针对性修改。折腾一番之后才能上映,所以在影院看到的那些烂片,诶!那是人家已经努力过的结果了,不然更烂。
当然也不排除破罐破摔的情况。
《伤心旅店》便是一次试看,普莱斯亲自坐镇,还有几个公司高层、专家和签了保密协议的观众。该片的导演叫克里斯·哥伦布,代表作《小鬼当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