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黄金时代睡觉会变白

第39章 故事会(第2页)

  并没有错。

  但这东西与歌坛、影坛一样,时间久了,某些人就理所当然的把自己当成了主流的代名词,居高临下的给后来者下定义,听话的就被纳入主流,不听话的就是非主流。

  话说回来,如此多的质量参差不齐的杂志,搞得市场一团糟。

  第一,大大挤压了主流杂志的空间,简单说,销量不好了;第二,浪费纸张,这個不是笑话,现在什么都缺,纸张也缺。

  于是乎,官方先清理了一批质量很烂的地方杂志,又在84年出台规定:让它们自负盈亏,不再拨款。

  这些地方杂志为了活下来,纷纷倒向了通俗文学,开始登载武侠、言情、惊悚等小说,这也造成了80年代通俗文学的兴盛。

  当然现在还没有。

  现在99%都在搞严肃文学,如果说还有1%的另类,那只能是《故事会》!

  《读者》《知音》《意林》《青年文摘》,改开四大名著,为什么没有《故事会》?因为《故事会》在它们上头。

  这可是创下单期760万册的销量纪录,达到了世界期刊单行本发行的峰值。

  在2000年前,平均每期都能卖出去400万册,哪怕在很多人都以为它已经歇菜的今天,它还坚挺地维持着每月五六十万的销量。

  陈奇并不觉得给《故事会》投稿就很low,反倒很喜欢。

  此刻,他回到房间,楼上已经安静了。

  坐在桌前,继续梳理自己的思路,他想来个武侠小说,不过这时候武侠一词不流行,都叫武打。

  “《寻秦记》《大唐双龙传》?太黄了点,而且那么长的篇幅,我特么也记不住!”

  “青云门弃徒韩老魔?这是修仙啊,过几年再说吧。”

  “鬼吹灯?我怕是要被枪毙五分钟,教唆别人盗墓呢!”

  “少林寺?”

  他脑中突然蹦出这个名字,继而陷入沉思。《少林寺》应该已经筹备了,不好再写,但少林寺题材的可以弄一弄。

  他不知龚雪问出什么结果,反正先写了,反正有大用。

  念头落地,提笔就写。

  刷刷的声音在灯下响起。

  …………

  “这边这边,动作快点!”

  “那位大姐,麻烦让开一点点,等下会拍到你的!”

  三天后,《庐山恋》剧组正式开机,这年代当然没有烧香、供猪头的香港帮派习俗。

  陈奇不好意思闲着,过来帮忙搬搬器材什么的。

  庐山有大名鼎鼎的白鹿洞书院,朱熹曾在此大兴文教,书院有一条溪水,湍急汹涌,有大石枕于此,得名枕流石,溪上又有桥,叫枕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