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玩转大宋钱塘江潮信来

五四二 封秦王西北建制 荐张甲张择端举才(第3页)

 张择端如今真的有些动心了,他心中反复思忖但是最终还是无法下定决心,他看到了华夏国的欣欣向荣,也看到了大宋国的暮气沉沉,但是大宋国毕竟是正统,这华夏国真的能代表华夏吗?

 张择端此刻给种师道跪下来了,种师道见状大喜,以为张择端也要投靠自己呢,毕竟如今他是太缺少文官了。

 没想到张择端道:“秦王殿下,臣虽然有心报效,但怎奈祠堂祖坟都在中原,若久滞不回,恐怕朝廷惩戒族人。如王爷提举神兵,饮马汴河,臣愿意箪壶提浆以迎天军。”

 种师道听了心中大为失望,他招募张择端数次,这一次是张择端最接近报效的表态。张择端的意思就是如果您能打到汴梁我就报效,否则我只是愿做你的“外围”。

 种师道暗中叹气:看来收服人心还是太难。不过张择端的表态总比前几天吴麟发来的消息提到的童贯的表态强,童贯是宁可去死也不做贰臣。看收服天下人心是重中之重,这科举制度要坚持的搞下去,这《中华文明集注》作为启蒙教材还要大力推广。

 张择端见种师道不说话,以为种师道生气了,他轻声道:“秦王殿下,臣(其实他称下官就可以了)也是不得已啊。”

 种师道笑道:“张大人起来,咱们就说话算数。不过你要是回到中原,也可为我们推举英才道华夏为官。”

 张择端道:“王爷放心,下官晓得。”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道:“若要推荐,现在到有一人,推荐给王爷。”

 种师道来了兴趣,道:“此为何人?”

 张择端道:“我的同年进士,名唤张甲。原本是亳州知县,金人南下他无奈弃城南下,现在江南闲居。前几日我接到他的书信,希望让我在朝堂内谋划一番,能够官复原职。此人虽然怕死,但是行事干练,亳州治理的也是不错。”

 种师道对于这种弃城逃走的官员十分鄙视,但是如果这个张甲能来,也是千斤买马骨,若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西北也是好事。至于官员的道德品质,种师道准备建立监查御史制度,就是要用制度保证官员的正直,只是这监察御史的人选还没定下来。

 种师道对张择端道:“好吧,你就让他来延安府吧,我定然量才使用。”

 张择端大喜,道:“王爷放心,我这就给张甲写信。”

 张择端又在延安府盘桓了几日,离开了延安府。种师道本想休息几日,没想到王定六发过来的消息让种师道又一次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