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玩转大宋钱塘江潮信来

八三五 靖康之变(一百)(第3页)

 首先说“吃”这里的部落还不知道耕种,不过对于中原人来说,开荒种田那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不过可惜的是宋军来到这篇海外荒地的时候并没有带来任何种子。好在他们发现了一些野生的稻子。种世仁如获至宝,将这些稻子移植到了大中国城内细心呵护,这里气候温暖,雨水充足,想必早晚就能收获。如果真的能够自产稻米,这里的吃的问题就可以彻底解决了。在没有种出稻米之前,他们也只能学习其他部落,依靠采集果实、狩猎和养殖家畜过活了。

 穿也是种世仁面临的重大问题,他们从中原而来,总不能学习这里的土着人用草裙、兽皮遮羞吧。种世仁从宋军中招募懂得织布之人。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他还真找到了两个懂得一些织布的士兵。不过两个士兵也不是什么织布的高手,只是知道一些而已。种世仁从他们了解到,织布首先要进行纺纱线。中原纺纱的原料有蚕丝、麻为主,可以制成丝绸和麻布,种师道又从西域引入了棉花,织出了棉布。可是这里蚕丝、棉花肯定没有了,不过这两个士兵还是找到了一种类似“麻”的植物,种世仁急忙让这两个士兵负责,组织人手措麻线,纺麻布。这个进程虽然很慢,但是粗麻布最终还是被织出来了。这种麻布穿在身上根本无法与丝绸、棉布相比,就是比起中原的麻布也是粗糙很多。在中原这种麻布顶多能做装货的麻包。但是在这海外,这种麻布却能让这些宋军蔽体遮羞了。

 用就是寻找铜铁矿,种世仁的百余人中无人懂得采矿,只有几个铁匠。种世仁让这几个人寻找铜铁矿,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其实就算他们找到了铜铁矿,恐怕开采冶炼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不过种世仁在寻找矿脉的过程中,走遍了这片海外之地。他发现这片土地是一座大岛,周围还有一些小岛。沿着大岛的海岸,有不少的良港。只是这里的居民连铜铁都没法冶炼出来,更不懂的造船之术了。所以这些天然良港也没有被利用起来。

 种世仁想修建一个简易的码头,将那个飞剪船拖到码头上,慢慢修复。没想到刚刚选好码头的地址,这大岛之上又吹来了一阵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