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联名上书(第2页)

 应该是长辈们归乡后才特意给她们建的院子,院子的取名,都对她们意义非凡。每一处细节,每一处布局,都承载着长辈对她们的宠爱与期望。

 只是,疼爱她们的亲人早就不在了。

 安排陶夫人歇下后,老婆婆并没有离开,而是说:“二小姐留下来几天,老奴就照顾二小姐几天。”看其忠心,令人动容。

 老婆婆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她早已将自己的忠心奉献给了陶府,现在老了,临死了还能见到二小姐和小主子,是她的荣幸。

 又看着承睿和承智走回前院后,景春熙和春桃几个才退了回来。

 景春熙再一次拿起那张纸条看了看,马上做出了决定说:“我们三天后就出发。”

 她知道时间安排上有点紧了,但看了陶金的信后也知道不能再拖延,每多耽误一天,建安郡百姓们的处境就会更加艰难。

 想想那字条上的内容,景春熙叹了口气,脑子里一片清明,又吩咐春桃道:“你马上到书肆买十几本小册子回来,一个时辰后再把阿衡他们三兄弟叫来。”

 景春熙需要他们的帮助,需要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共同为百姓们争取一线生机。

 然后,景春熙伏在书桌前,想着怎么联名上书。这一波操作至关重要,不可能只有百姓签名,总要有点内容。她深知,这份文书将成为他们为百姓发声的关键,每一个字都必须慎重斟酌,每一个句子都必须精准有力。

 景春熙怀着激情和愤恨,花了将近一个时辰,洋洋洒洒地写出一份文书。

 九江郡百姓联名上奏书

 当今圣上

 臣等九江郡百姓,冒死上奏,恳请圣上明察九江郡之惨状,严惩不法之人,以救万民于水火。

 九江郡地处要冲,本应物阜民丰,然而近两年来,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百姓苦不堪言。先是水灾肆虐,洪水如脱缰野马,淹没良田无数,房屋倒塌,百姓流离失所,颗粒无收,生活陷入困境。紧接着,旱灾降临,大地皲裂,河床干涸,庄稼枯萎,百姓生活陷入绝境。然而,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太子与彭太傅非但不施援手,反而营私结党,勾结当地官员,为了一己私利,罔顾百姓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