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126章 田泽的道路(第3页)
手中的力量极其坚实稳固,无需担心会有后院失火、内部倾轧等问题,可以整合全部资源、凝聚全部力量,专注于争霸天下而无后顾之忧。
但是也因此,田泽自绝于天下世家,落得个人人忌惮、举世皆敌的下场。
若是没有大义,对冀州不宣而战,只怕会被世家豪强裹挟着各地诸侯立刻冠以反贼之名。
甚至于,袁绍恐怕也很乐意再来一次诸侯讨田。
单是要防御郭嘉所说的东部鲜卑、西部鲜卑、南匈奴、白波贼,田泽粗粗算了下,只怕也需要数万大军。
再去除东北平原的张辽大军、留守各州的兵力,只怕田泽可以动用的兵力不过数万。能否胜的过袁绍,真的是个未知数。
“那我们应该如何?”田泽叹了口气。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曾经他也想过,若是他不参加诸侯讨董,那便有两个选择。
一是安心发育。但那是下策,他讨董也对治下的发展造不成太大的影响,反而不如前来。
二是趁机拿下河北。但这又带来了一个问题,董卓怎么办?
如果他先动手,有了他这么个搅屎棍,关东诸侯还会安心讨董吗?董卓还会失败吗?
届时只怕董卓便会坐大。
拥有关中沃野,西凉、并州、中央强军,天子大义,那时的董卓,怕是全面开战起来也不虚田泽,北方将迅速的变成了二分天下的局面。
一个占据强秦之势的董卓,可比松散的关东诸侯要难对付的多。
而田泽又能得到些什么呢?治下的混乱、根基的动摇,短时间内的无力外扩、长期的南北对峙。
若是他在董卓败后再动手,关东诸侯怕是立刻就会调转枪头,裹挟大势而来。
这笔生意算下来,越算越亏。
所以参加讨董是田泽必然的选择。
而在参加讨董后,他短时间内依旧无法破除此局。
除非他向世家豪强屈服,亦或者放弃东北平原。
这两样,都是他不能够接受的。
“我们
可以借着贼寇之由侵占冀州些许土地、人口,谋取地利上的优势。但若是想要和袁绍全面开战,恐怕还要等一两年。”
“等到东北平原被彻底平定、大鲜卑山防线稳固,治下流民安置好、幽州境内根基彻底稳固后,再伺机南下。”郭嘉建议道。
对于田泽未来的道路,他在得知其治下的大手笔后就已明了。
可以稳推天下,但是必然要耗费不少的时间。
因为田泽想要的太多了,速战速决非但风险大,而且无法达成田泽的目标,日后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弥补。
一个打烂了而且混乱的天下,不是田泽想要的。
花费五年时间迅速一匡天下,然而各地隐患频频、官员无力管理、治下叛乱连连……再花费二三十年解决这些隐患。
反倒还不如花费二十年时间缓推天下,一步一个脚印来的实在。
因为他们坚信田泽必然会一统天下,这是大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