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长不大的肥猫

236.第236章 西进南阳(第3页)

 因为在文聘看来,刘备这完全是趁人之危,作为旧主故臣,他岂能在刘表尸骨未寒之时朝秦暮楚。

 但是当探听到刘备携民西进之举后,他深受触动。

 能得百姓如此信任爱戴,足见刘备是一位真正的明主。

 而此时的南阳也因为刘表之死出现了不小的混乱,甚至有匪徒趁机作乱。虽然这对于文聘而言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襄阳的局势变化才是他最担心的。

 刘表死后,只留下三子一女。

 其在荆州经营的时间还不算长,根基不够稳固。长子刘琦也不过十余岁,尚且年幼,不足以执掌大局。

 不出意外,大权必然旁落。

 刘表对于文聘有知遇之恩,文聘自然想要拥立刘琦,以报刘表大恩。

 然而人微言轻,他出身不高,能够担任南阳太守完全是刘表破格提拔。荆州的世家豪强之所以同意,是想要将其推到前面挡枪,自然不会在意其想法。

 荆州如今被蔡、蒯、黄、庞四家掌控,政权兵权几乎都被他们握在手上,可他们也不是一条心。

 得知刘备南下后,蔡瑁和蒯越分别给他递了一封书信,各有命令。

 其背后寓意为何文聘很清楚。

 原本他还在苦恼该怎么办,结果探听军情的士卒传来刘备携民南下的消息后,文聘豁然开朗,果断前来投效。

 他也曾听闻刘备的仁义之名,但以前却不以为意。

 经历的多了,他早已明白这些所谓的名声,很多都是吹出来的。

 但是当探子回报,向他描述那漫山遍野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百姓,井然有序、满怀希望前行的场景,他不禁为之震惊。

 在亲眼看到后,强烈的视觉冲击更是令他震撼无比。

 “刘使君真乃仁义之君也!”

 这一刻,文聘回想起了此前陈群派人游说他时所说的话。

 厚待刘表妻儿老小,待刘琦成年,若有贤能,将荆州交还其管理。

 原本他对此嗤之以鼻,只觉得是句场面话。最后刘琦能不落得韩馥一样的结局就不错了。

 但现在,他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