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长不大的肥猫

271.第271章 放手去做(第3页)

 最初设计之时,很多人还曾指责田泽过于奢华,将稷下学宫打造的太大,足足能够容纳十万士子,何必要如此排场。

 结果现在,不过三年时间,这种言论早已消失一空。

 因为稷下学宫如今也已经有些拥挤了。

 若只是天下士子也就罢了,可田泽治下的很多官吏学子也在其中进修,再加上百家之人自己挖掘培养的学派子弟,偌大的稷下学宫愣是被挤满了。

 田泽如今不得不将在各州开设分校之事步上日程。

 幽州的稷下学宫作为总校就可以了,制定一定的规则,只留下优秀之人,剔除一些滥竽充数之辈。

 普通士子也可有机会前来,但是也要加以诸多限制,轮流前来。

 从而大浪淘沙,确保稷下学宫的学风和师生素质。

 “如此一来,既可方便稷下学宫的管理,也能让百家学说更好的传遍天下,方便百姓就近求学。”

 “就怕久而久之,百家于各州也会形成自己的基本盘,一家独大。”张昭说道。

 如今的世家就是百家的缩影。

 汝南世家多是长于经学传承,在大汉的政治影响力极大,最擅长拉帮结派,可一到乱世,却现出了原形。

 而颍川世家多是长于治世之道,学风开放、注重实用,这才有了乱世中的人才辈出。

 一旦田泽在各州开放百家学说,百家之人必然会在各州争抢“地盘”。

 “这不也挺好的吗?”田泽微笑道。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若我们一心想要维持平衡,只怕反而不利于百家发展。”

 “这天下,很大。日后我们治下可不止有十三州,而会有三十州甚至是更多。”

 “儒家再厉害,也不可能在所有州郡都一家独大,诸子百家只要不蠢,就都能有一处自己的基本盘供其成长。”

 田泽扶持百家可不只是为了好看的。

 若是百家无用,又有何必要扶持?留几根幼苗养着就行了。

 只有有价值,才有存在的必要。

 “况且,诸子百家也知道合纵连横,否则稷下学宫内也不会是如今这个局面。”

 (本章完)